四十九日祭电视剧预告片 小宋佳张嘉译的救赎征途
由张嘉译、宋佳、黄志忠、胡歌、张歆怡等人主演的《四十九日祭》即将于12月初登陆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该剧以审判的形式讲述南京被日军攻占前及日军进城之后49天内发生的人间惨剧,反映绝境中的生命意义与人性救赎。
早在1991年,总导演张黎和编剧严歌苓就开始聊作品,探讨历史的本质。关于这个作品的内容,张黎和严歌苓一早就达成共识:日军屠城六周,《四十九日祭》的故事从事发前一周写起,加起来一共49天。49天也正好是中国传统中,人去世后灵魂得以超度的节点,这也是剧名的由来。
在《四十九日祭》前,荧屏上已经有太多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作品,为什么还要再拍这段历史?张黎表示,拍《四十九日祭》有两个意义,一是审视,二是警醒。“《四十九日祭》是一个有关浩劫的故事,一个记录屠戮的故事,一个从来没有被遗忘,也绝不该被遗忘的故事,希望世界可以知晓,国人以此牢记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城市曾经发生的一切。 [page]
此前由张艺谋导演、改编自严歌苓同名小说的电影《金陵十三钗》,曾拿下2011年华语电影票房冠军。被称为“剧版《金陵十三钗》”的电视剧《四十九日·祭》开拍至今也一直备受关注。前天,湖南卫视方面透露,《四十九日·祭》将于下月初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亮相。
这部历史大戏由张黎导演,严歌苓编剧,张嘉译、小宋佳等人主演,讲述了1937年南京被日军攻占前后49天内发生的人间惨剧。继电影版《金陵十三钗》后,很少动手改编自己作品的严歌苓,此次再任编剧。她说,电影版受篇幅所限,必须舍弃很多对南京大屠杀的思考。在电视剧中她新增了大量素材和新鲜感受,并把她多年来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纳入其中。 [page]
相较于电影版更多地着墨于两个女性群体的命运互换上,《四十九日·祭》更关注南京大屠杀中的群像,剧中的情节和角色设置也有许多调整。比如,同样有神父和宗教,有租界里各式各样的外国人,但电影版中的外国神父在电视剧中变成了“伪神父”——中国人法比。电影中英语流利的女主角玉墨,在剧中不再讲英语,也没有像电影中一样“凋零”,而是作为战后幸存者参与了大屠杀清算。“电视剧版要表现的主题之一是,你是什么族群就是什么族群,永远不要奢望别人来救你,外国的神无法救中国的人。”严歌苓说。
导演张黎也提到了类似的观点,“《四十九日·祭》中没有表现日本人善良一面的戏份,因为其中的个体不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一个族群,一个千夫所指的族群。”尽管曾执导《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人间正道是沧桑》等历史大剧,以擅长宏大历史叙事而知名,但张黎还是觉得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题材太过沉重,“这部剧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审视,二是警醒。”
对于《金陵十三钗》再次被搬上荧屏,严歌苓最欣慰的就是更多人可以通过作品了解这段历史。而张黎则表示,“《四十九日·祭》是一个有关浩劫的故事,一个记录屠戮的故事,一个从来没有被遗忘、也绝不该被遗忘的故事,拍这部剧是带着使命感打捞历史。我们不仅希望中国人看,更希望发行到全世界。”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