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明星限薪令成本压缩的后果的什么 揭秘大腕明星片酬榜单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明星片酬大腕 2014-11-13 14:54:48

  11日,微信公共账号“娱乐on call”爆料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或将于12月出台“明星限薪令”,对演员片酬进行限制,此政策在总局已进入内部征求意见阶段。广电总局是一个盛产“禁令”的地方,如果将其罗列起来就是一部加长版“电视剧”。很多禁令没有多少含金量,也无多少威慑力,禁令越来越像电视剧一样娱乐化、泛滥化,甚至无厘头。禁令多了,类似于“小广告”,既让被禁对象不屑一顾,又让公众有些反感。公众早已进入“不看广告看疗效”境界,而广电总局依然埋头“做广告”。与其说是职责使然,倒不如说是禁令思维。

  “明星限薪令”欲与“央企限薪令”相媲美?“央企限薪令”即将出炉。中共中央政治局2014年8月29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已经在较大范围传达,公布在即。据悉,此次中央企业高管薪酬将实行差异化薪酬制度,基本薪酬参照公务员。“央企限薪令”是基于央企负责人的“公职身份”,基于央企的全民属性,限制薪酬是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影视圈则是一个成熟开放的市场,演员片酬完全由市场在起决定性作用,何劳广电总局费神? [page]
 

  明星限薪令,广电总局“穿帮”了。主管部门与影视市场各自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不是简单的谁是主角或配角关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职责任务是,研究并拟定广播电视宣传和影视创作的方针政策,把握舆论导向;指导广播电视宣传和广播影视创作并协调其题材规划;指导广播电影电视管理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一些宏观上的、方向性的,这意谓着在这些方面,广电总局是“主角”,而在其他方面只能做“配角”,甚至只是一个“群众演员”,否则就是“穿帮”。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这当然离不开主管部门的管理现代化,也离不开市场的自我调节。市场化的影视剧与行政式的管理模式间存在着“裂痕”,禁令是传统管理模式的载体,管理的呆板与市场的灵活根本无法接轨,落后的管理模式也成为市场里“最慢的船只”,木桶原理中“最短的木板”。亟待用全新的、先进的管理模式取代禁令式管理模式,用创新思维“替换”禁令思维,这才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电视剧”。同时,影视市场的自我净化必须跟上,“文艺,等一等你的灵魂”。 [page]
 

 

  从理论上讲,演员的片酬是市场因素决定的。优质优价,好的演员理应有好的收入。但是,市场有时是无序的,必要时必须实施干预手段。在一个法治社会,任何领域都不可以处于无政府状态。物质产品有限价,精神产品也应有限价、指导价。事实上,我们对稿酬就有着明确的规定,既然文艺作品的出版发表有报酬的规定,那么演员的表演也应该作出相应的规定。因此,亟待出台影视剧演员演出费的指导政策,以遏制电视剧成本过高的问题。

  不过,人们担心的是,“限薪令”真的能改变演员高片酬的状况吗?对此,业内人士存有质疑,认为广电总局的政策只能制约广电系统及播出平台,演员的片酬是市场决定的,广电总局管不着。这里的担心并非多余,但是我想,既然广电总局担负管理电影电视剧的职责,那么他们出台制定的专门政策应该能够影响到明星片酬。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拍好之后,总要上线或在电视台播出,在播出之前有关部门需要对电视剧的主要明星的片酬进行审计,如果发现演员的片酬高出规定,应拒绝播出。假如施以如此严厉的措施,制作方还会冒这个风险吗?

  前一段时间,有个别编剧导演因为吸毒嫖娼被公安机关查处,总局明确表态绝不能让违法犯罪行为者和丑闻劣迹者,在广播影视作品中发声出镜,绝不容忍各种歪风邪气,比如,今年央视已明确表示春晚“三不用”。明星“限薪令”也是这个道理,只要管,就能管用,值得期待。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