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家娘们”?男人何苦“为难”女人
“1分11秒天猫交易额破亿;刚过3分钟,交易额就达到10亿;14分钟02秒,突破50亿;‘双十一’购物节开场仅38分钟28秒,交易额已经冲到了100亿元。”截止11月11日23时59分59秒,阿里巴巴平台“双十一”成交额突破571.12亿元,无线成交占比42.6%。(浙江日报11月12日)
买!买!买!不出意外,身边不少女同胞们在“双十一”为之疯狂,所以马云的团队也能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可是,在微信朋友圈中,就有男性将女同胞们调侃为“败家娘们”。与此同时,马云也无辜“躺枪”,被称之为“败家娘们背后的男人”。
为什么是“败家娘们”而不是“败家爷们”?有男性就辩称,类似的称呼只是在节日上的小玩笑。可是,看似玩笑的表达,却让人着实感到别扭,粗俗的语言背后显示出了男人对女人的不满,也是一种误解。
网购并不是女人的“专利”,这是一种偏见。有时候男人网购起来,要比女人更加疯狂。最近,羊城晚报就报道了这样的一个例子,深圳市民虫姐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张她老公购物的截图,一个航拍飞行器6175元,一双皮鞋1045元,“这败家爷们,趁我睡觉的时候花了7000多元”。
可奇怪的是,为什么“双十一”,舆论的“矛头”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女性呢?男女购物方式的差异所造成的一种误解。男人在网购的时候,更加习惯于“独来独往”,注重的是消费的效率。而女性恰恰是相反,在购物的过程中不希望自己被忽视,因而三五成群之间总会相互讨论,却享受购物放松的过程。以此,显得女性购物比较频繁。
在男性的印象里,女性的网购行为通常不理性,无疑这属于偏见。在家庭中,女性往往承担着家务的角色,因此家庭的采购任务也落到她们头上。加之,女性们对价格更加敏感,求廉心理使得反而能激发出购买欲望。经常能看到,一些女性买了一堆衣服、家居用品等看似没用的东西。不管是否需要,都会先买下来囤积起来,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败家娘们”一词,实际上是男人对女人的“抗议”,就像他们陪老婆逛街时,就显得没有精神。不过,这一次男人找错了对象。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变迁的标志就是人们的消费增加。现如今,互联网的出现,再一次改变了消费模式。价格透明、购物方便、种类丰富……网购已经不可逆转地成为了日常生活方式。当然,在网购过程中,女性可以玩转得更好。此时,男性的调侃多少有酸葡萄心理。
当下,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已经大大更新,在网购消费比例的增加,这是趋势无法改变。当然,还要劝女同胞一句,也要注意理性消费。不过,面对“双十一”男性也何苦“为难”女人。只要在合理范围内,女性网购不是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么?如此而言,男人们与其反对,不如接受。(章正)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