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网信部门:新闻是否虚假 关键要实事求是

“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系列访谈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部门关键新闻 2014-05-09 11:22:43
自今年3月起,一场新闻界的打假专项行动开始席卷全国。这场“硬战”在全国各地各部门如火如荼地开展,体现了全国各部门和媒体要正媒体之风、社会之风的决心。

编者按:

自今年3月起,一场新闻界的打假专项行动开始席卷全国。这场“硬战”在全国各地各部门如火如荼地开展,体现了全国各部门和媒体要正媒体之风、社会之风的决心。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严重破坏了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危害群众切身利益,尤其损害新闻媒体形象和公信力,这样的行为必须严厉打击和遏止。

中宣部等9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入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的通知》的精神,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景俊海作出了“统一部署、通力协作,推动陕西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的重要部署。

自打击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假新闻行动开展以来,行风开始清明,效果显著。同时,打假行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什么是假新闻,和失实报道有什么区别;在错综复杂的事实面前,新闻的生命如何壮大;在新闻规律和社会形态之间,我们如何抵达真相;媒体的报道能不能做到绝对的客观……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媒体和宣传部门,人民网陕西频道为了坚决打击和遏止假新闻现象,积极响应全国“扫黄打非”工作,我们特别制作系列报道进行答疑解惑。

系列报道将对新闻的生命,即真实性原则进行深度把握,对“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现象事实”与“本质事实”进行讨论,特别邀请知名专家、《人民日报》相关部门负责人、资深记者进行权威解读,从而明确假新闻的危害性,以及记者应坚持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政府如何冷静客观地面对错综复杂的舆情事件。通过系列报道和专题宣传,以此树立媒体权威、维护新闻真实性,从而助推实现中国梦营造清朗舆论环境。

近日,人民网记者就如何辨别虚假新闻,政府如何冷静客观面对和处理舆情事件,网络媒体如何自律、从业人员如何提高自身素养等问题采访了陕西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张琳。

辨别虚假新闻 要客观不能武断

张琳表示,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反映了时代要求,合乎百姓心声。但是辨别新闻的真假,不能主观臆断、偏听偏信。认定报道失实,必须有客观真实的证据,既不要被报道所左右,也不能一边倒的听任涉事单位说啥就是啥。作为监管部门,要客观、要公正,要深入调查了解,立足实事,求证真相,不可无原则的袒护。既要核查事件的真实,还要考虑历史的真实,进行科学判定。

张琳也提醒被报道的涉事个人或单位,“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能听之任之。”对造假者的不追究,也是一种纵容。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之所以屡禁不止,除了记者采访的不到位、故意造假者的不当心态、打击力度的不够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当事者“息事宁人”和“花钱买平安”的心态。涉事单位若发现是假新闻或涉嫌敲诈,要及时举报,主动配合监管部门进行查处。

官方辟谣必须慎重,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拿事实说话。

面对舆论监督 领导要有承受力

关于党委政府如何面对新媒体,做好网络舆情事件处理,张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舆论监督有利于推动和改进工作,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已是不争的论断。加强舆论监督也是党和政府的方针要求,因此,面对媒体的监督,政府部门或被监督对象首先要重视,持正确的心态,不能一开始就从心里逆反、抵触,甚至认为媒体是在故意“找茬”。特别是作为领导干部,更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坦然面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媒体报道中所提到的问题,确实存在的就要积极改正,能解决的就不能熟视无睹。若报道中确实存在偏差、有歧义,就应及时沟通、及时澄清。

张琳认为,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矛盾交错复杂,提高执政为民的水平,舆论监督就必不可少。因此,领导干部面对批评和舆论监督时,一定要增强承受力,敢于担当,对舆情不误判、不蛮干,不做表象上的完美主义者。

杜绝虚假新闻 就要不断加强职业修养

“媒体从业人员在防范假新闻、新闻敲诈等方面,首先是遵循职业操守,一定要有实事求是、客观准确的职业道德。”张琳认为,媒体从业者看问题、写报道,不能片面,要客观公正,用联系的、辩证的方法分析问题,不搞以偏概全、不能以点带面。同时,媒体要落实总编辑负责制,完善制度,规范采编流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或杜绝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张琳说:“现在的网络从业人员都比较年轻,有激情和活力,但社会阅历相对较少,对好多事情还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面对网络这个海量化的信息平台,时效性要求又特别强,一时的疏忽或差错也在所难免。但决不能为了吸引眼球,为了提高点击率,而在新闻辨别和筛选上放松警觉或被利用。”

张琳表示,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教育,把握新闻传播规律,增强自身辨别能力和责任感,是杜绝虚假新闻发生的治本之道。他希望各网站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多开展学习培训活动,鼓励年轻人多学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等知识,不断拓展业务能力,提高综合素养。(邓楠整理报道)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