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五司局共推深化课改 立德树人,改变重分数轻育人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五司局共推深化课改善重分轻育人 2014-04-25 16:51:13
24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据了解,从下月开始,教育部将启动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最快到2016年,新版高中课本将启用。

    24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据了解,从下月开始,教育部将启动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最快到2016年,新版高中课本将启用。此外,体育、艺术将纳入考试招生政策中;未来,中考体育成绩将进行调整,分值只会增加不会减少,高考也要把体育作为一门重要课程进行“学业水平考试”。

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有关情况(李佩 摄)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介绍《意见》总体情况及涉及基础教育有关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教育部五司局共推深化课改 强调立德树人

    针对传统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育人的问题比较突出,教育部今日表示,将着力实现“五大统筹”,从各个学习阶段推动深化课程改革,强调立德树人。

    教育部2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基础教育二司、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社会科学司、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教育司五位正副司长出席,表示联手推动这项改革的决心。

    这“五大统筹”包括:一是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二是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三是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四是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五是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说,当前,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实践证明,单项的、局部的改革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的问题,因此,必须统筹推进各项改革。“五个统筹”涵盖了育人的主要方面,从多个维度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体系。

    针对制约课程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此次改革重点提出了三项新措施:一是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二是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完善现行课程标准,增强对教学和考试评价的指导性;三是加强相关学科课标教材纵向衔接和横向配合。

    教育部要求各地和学校要制订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的具体任务和政策措施,教育部将加强对课程实施状况的督导,将其纳入学校督导评估范畴,加强督导问责,推动工作顺利开展。(中国新闻网)[page]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意见》涉及本司局业务有关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张东刚介绍《意见》涉及本司局业务有关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王扬南介绍《意见》涉及本司局业务有关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刘贵芹介绍《意见》涉及本司局业务有关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高中课程修订工作启动

    最快2016年高中将用新教材 中考体育分值可能增加

    教育部24日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表示将建成高校、中小学各学段上下贯通、有机衔接、互相协调、科学合理的课程教材体系,推动跨学科综合育人。

    启动教材综合修订 改变重分数轻育人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育人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程改革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尚未形成育人合力。而在信息化社会,多元文化使学生成长环境更加复杂,要迎接未来的挑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教育部将组织编写、修订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教材;编写、修订中等职业学校相关课程教材,修订大学相关教材。各省级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依据修订后的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方案,调整完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学段,主要是避免学段间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脱节、交叉、错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主要是避免学科知识本位、内容简单重复,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将打造高中新教材 5月启动两年完成

    今年5月,教育部将启动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预计两年之后,新教材将编写完成。最快到2016年,新版高中课本将启用。新教材将合理确定必修、选修课时比例,选修课时比例将进一步增加,打牢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增加学生选择学习的机会,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意见要求,在普通高中要加强职业体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课程。

    进一步精选课程内容,确定课程容量和难度,避免偏难、偏深。

    制定中等职业学校相关课程教学大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此次课改中强调,确保实践活动占有一定课时或学分。实施“实践育人共同建设计划”,建立一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理解。中小学要探索把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课程改革主要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进而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

    二是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和状况提供评判依据,引导教育教学评价从单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向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研制质量标准,使学习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对教学和考试评价都具有较强指导性的课程标准。[page]
 

    将定五千个足球校 每周至少开一节课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介绍中小学体育工作时表示,体育要实现三位一体的目标: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

    在课程和教学内容上,体育、美育课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体育教改中会强调武术等民间体育在体育课中的分量,以发挥体育课传承文化的作用。

    为提高师生对体育的重视,在评价方面,中考体育考试的加分政策可能会有进一步调整,分值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另外,高考把体育作为一门重要课程进行“学业水平考试”。

    体质健康水平,学生运动技能等将作为校长和政府评估的重要部分。

    美育教育,艺术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人文和审美素养。在课改方面,学生喜欢的艺术方式,学校应该为其提供相关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门艺术特长。今后要突出民族艺术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要让学生们认识中国的线条、中国的格调。学生的艺术素养也要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部分,与校长和学校考核挂钩。

    要让体育和艺术进入到评价体系,不仅“学业水平考试”要覆盖体育和艺术,在综合素质评价中,也要把学生体育艺术学习情况纳入其中,提供给高校参考。

    王登峰介绍说,目前我国14%的学校没有专职美术、艺术教师,10%的学校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因此今后不同条件的学校要根据自身情况,推出三种体育课程模式。条件好的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发展的可能;缺乏师资的,要整合多方资源;条件一般的,要让学生突出一两项技能。

    另外,针对中国的足球问题,教育部将确定五千所定点中小学,作为足球推广校,这些学校每周至少一节足球课,班班有球队,周周有比赛。完善校园足球课外机制。

    链接

    聚焦新课改

    新课改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在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在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在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北京晚报)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