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一分为二”的高考分类改革需要社会齐抓共管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一分为二高考改革社会齐抓 2014-03-26 10:35:16
 教育部副部长日前称,我国即将出台高考改革方案,推行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两种模式。(3月23日《北京晨报》)

  教育部副部长日前称,我国即将出台高考改革方案,推行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两种模式。(3月23日《北京晨报》)

  高考改革,民众期盼。一直以来,围绕更加合力、更加符合需要的教育模式,高考历经变革。在考卷上,从全国统一高考到到省市区多元命题;在招生上,招生名额按照地域分配;在入学比例上,大学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在内容上,分科与综合、英语于汉语多次调整。此次分类改革,将直接对针对大学入手,在600多所学校里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培养学生。教育部领导还表示,未来将利用市场力量办大学,学校实行股份制,教师可以到企业就职,校长可以做CEO。

  高考改革的步子越来越大,变化越来越多,改革的成效却依旧模糊。实际上,民众期盼的高考改革不仅仅是模式的改革,期盼最深的就是出彩机会的公平。一段时间以来,社会放大了应试教育,在各种考场之上唯分数是从。于是,孩子“减课”不“减负”,培训班、培优班、快慢班层出不穷,更有甚着,在高考加分政策上想办法,增添了高考的不公平。

  高考最大的问题在于资源的不平衡。名校和普校不一样,大城市的和小城市不一样、东部和中西部不一样,失衡的教育资源配置让学生、企业、教师对名校趋之若鹜,资源的聚集效应又堆砌出企业的人才歧视观,难怪学生考到普通院校后“破罐子破摔”。同样,我们猜想,如果不改变资源分配的失衡,当分类高考实施后,社会就有可能对学术型的学校和学生高看一眼,人才的分类培养模式又将流于形式。

  事实上,高考分类改革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还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高考分类改革向社会明确传达了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家长要积极转变观念,依据孩子特质选择合适的成才途径,教育孩子学用所用、用有所长;社会要给于每类孩子“出彩”的机会,既尊重学术性人才,有重视技能型人才,让各项人才发光发热;政府还需要积极向双轨制培训模式和一年多次高考模式积极迈进,探索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方式转变,给于孩子知识和品德的全面教育。

  高考分类改革的道路还很漫长,需要社会齐抓共管、齐心协力,形成人才培养的良好风气。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