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46岁下岗工耗费近万元研制炒饭机器人欲申请专利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下岗工耗费万元炒饭机器人申请专利 2013-11-14 10:21:26
日中午,安阳师范学院西门外,“炒饭机器人”和它的制作者刘永健出摊了。机器人身高1.6米,面前是一个直径50厘米的炒锅。刘永健将油倒进炒锅后,放进去生鸡蛋和蒸熟的大米以及其他配料,机器人自动地翻炒,三四分钟后,色香味俱全的“扬州炒饭”便做好了。

     46岁下岗工爱钻研

    发明“炒饭机器人”

    笑称从此不用再雇员工了

    “吃过机器人做的炒饭吗?来尝尝!”在安阳一所大学门口,一名商贩不住吆喝着。这个“炒饭机器人”自亮相以来,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炒饭机器人”亮相引围观

    昨日中午,安阳师范学院西门外,“炒饭机器人”和它的制作者刘永健出摊了。机器人身高1.6米,面前是一个直径50厘米的炒锅。刘永健将油倒进炒锅后,放进去生鸡蛋和蒸熟的大米以及其他配料,机器人自动地翻炒,三四分钟后,色香味俱全的“扬州炒饭”便做好了。

    “炒饭机器人”旁边聚拢了不少大学生及路人,他们都很好奇。“来一碗吧,尝尝机器人做的炒饭是什么滋味。”“好嘞!”刘永健也是忙得不亦乐乎。

    耗费近万元终于研制出来

    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创意呢?刘永健微笑着说:“用机器人炒饭不仅能抓住消费者的眼球,而且节省了人力,从此不用再雇员工了。”

    刘永健转业后因企业效益不好下岗,之后一直从事餐饮工作。妻子患有宫颈癌,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为了生计,也为了节省开支,他突发奇想准备专心制作一台机器人,帮助他干活儿。

    起初,他的确遇到不少困难,满脑子都在想这事儿,在制作炒饭锅的中心轴上就花费了一个多星期,失败了很多次,后来通过向有关专家请教才把难题解决了。

    刘永健前后跑了很多地方,最后在广州定做了机器人,仅机器人的胳膊就花费了1000多元,庆幸的是,70多天的工夫没有白费,初步成功了。

    “下一步打算申请专利,也愿意帮助和我一样的下岗职工,免费为他们提供炒饭机器人,帮助他们再创业。”刘永健笑着说,他最近将制作“第二代炒饭机器人”,将炒锅做成滚筒样式,会更美观干净。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