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独家评论:香港留学不是状元的唯一归宿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独家评论香港 2013-10-17 10:48:19
香港大学全额奖学金获得者、辽宁高考状元刘丁宁港大就读一个月后选择回归复读,准备来年考北京大学中文系。

    新闻背景:香港大学全额奖学金获得者、辽宁高考状元刘丁宁港大就读一个月后选择回归复读,准备来年考北京大学中文系。


刘丁宁

  “我想去香港”之风愈演愈烈,去香港似乎已经成为了高考状元理所应当的唯一归宿。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校园早已不再是风平浪静的象牙塔,学生也不再是祖国花园里稚嫩的小幼苗。如今包括高考考生在内的青年学子在面对人生抉择的时候,更多的表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或者说老谋深算,他们更多地记住了罗曼•罗兰名言“缺乏理想的现实主义是毫无意义的,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是没有生命的”的后半句,在优越的现实条件的诱惑下,忘记或者深埋了最初的梦想。所以,当在《QS世界大学排名》评比中连续蝉联亚洲第一的港大给出每年17.5万港元全额奖学金的时候,有条件企及的考生当然迫不及待地投怀送抱了(至少比考生更加老谋深算的家长们是愿意孩子们投怀送抱的)。2013年,仅香港大学就网罗了16名省级高考状元,招入港大的内地学生人数达到了303人,之前曾收到来自各地、数以十几万计的入学申请,赴港热乃至留学热现象可见一斑。

  直到刘丁宁几经犹豫与挣扎之后的回归复读,给滚滚向前的赴港就读乃至海外留学热潮泼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冷雨。在刘丁宁这里,港大现实主义构建者给出的“豪华保险箱”终于败给了 “传承中华文化”的个人理想主义情节。

  刘丁宁的挣扎与回归只是个案,但却极具反思意义。争先恐后的赴港求学或者是海外深造对于青年学子来说真的就是命运之神的格外垂青还是一次造化弄人呢?“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移居港地的内地“橘”们难道真的都能水土顺服,长势良好?还是即使水土不服也抱着宁在上海滩混个地痞也不在老鹰山做个大王的观点继续呆在港地或者海外苦熬成了“枳”呢?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不得不说刘丁宁是勇敢的,也是值得每个没有忘记梦想的人崇敬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说,众多高考状元和青年学子们看似理所当然的选择,包括刘丁宁的回归甚至从小远赴海外求学镀金都是悲哀的。这种悲哀既是当代青少年面对巨大社会压力不得不放弃理想或者早已忘记理想屈从现实的悲哀,也是为人父母急功近利急欲帮子女取得现实成功而忽视其精神追求的悲哀,更是目前中国教育以及社会资源分布不均,难以平衡理想与现实的悲哀。

  刘丁宁是回归了,但是她回归的极其艰难且不确定。港大仍为其保留了学籍,包括她父母在内的很多人还会不遗余力地劝她不要放弃港大的机会,她最终能否坚持心中的梦想,在她认为更具中华文化气质的北大实现她传承中华文化的梦想还是未知。面对现实和社会环境的压力,我们的青年学子已经失去了对梦想的坚守。那些在港地、在海外水土不服的青年学子更多的还是选择了俯就现实背弃理想。当一个民族的青年集体现实起来,这个民族的未来还能有多少美好的梦想?当一个民族的青年都集体沉重起来,这个民族何时才能脚步轻盈、活力自主。

  在此,我们只能说“我要去香港”不应成为高考状元的唯一归宿,甚至海外留学镀金也不一定适合所有想要有所作为的年轻人。希望“我要去香港!!!”的盲目狂热早日变成“我要去香港???”的客观审视,希望青年学子勇敢一点,聆听和追寻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们的民族需要有更多的刘丁宁们勇于坚守梦想,我们的社会也需要更多拥有自由自主而非功利的人生的刘丁宁们。

   大公教育特约评论员 李北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