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纳米粒子可定向附着杀灭癌细胞
科技日报华盛顿5月23日电(记者毛黎)无论哪种癌症,当其开始转移和扩散到整个人体时,患者就会面临死亡的危险,医师已很难定位和治疗存在于多处的肿瘤。这种情况也许不久后就会发生改变,美国密苏里大学研究人员5月21日表示,他们找到了获取放射性纳米粒子的方法,该放射性纳米粒子能将癌症患者身体任何地方的淋巴癌细胞作为攻击的靶子。
密苏里大学兽医学院肿瘤学副教授迈克尔·刘易斯表示,能将继发性(或转移性)肿瘤作为攻击目标,对体内癌症正在发展的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他说,通常原发性癌症并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往往是转移或扩散后形成难以寻找的多处肿瘤,才会带来致命后果。因此,找到确认并缩小继发性肿瘤的途径对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为寻找到定位继发性肿瘤并将其杀死的方法,刘易斯与密苏里大学研究反应堆研究主任、化学教授大卫·罗伯特森合作,研发出由放射性化学元素镥组成的纳米粒子,并随后将镥纳米粒子用金壳包裹起来,附着在靶标载体上。
刘易斯此前的研究证明了类似靶标载体在实验鼠和狗体内治疗肿瘤的有效性。当时,单种放射性原子附着在靶标载体上被引入患癌症的动物体内,靶标载体能够找到肿瘤。研究人员通过对患病动物进行辐射成像,从而确定了肿瘤的位置。
在新近完成的研究中,刘易斯和其他研究人员发现,靶标载体能够将新的放射性镥纳米粒子输送到淋巴肿瘤细胞上。整个过程中,纳米粒子不会附着和破坏健康细胞。罗伯特森表示,对于开发淋巴瘤和其他晚期癌症的治疗方法而言,这是十分重要的一步。他同时认为,将多种放射性原子输送到各个癌症细胞中的能力将极大地增加人们有选择性杀灭癌细胞的机会。
总编辑圈点
提起癌症,难免胆寒。好在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让我们有理由相信癌症并非不治之症。文中的研究发现,对饱受病痛折磨的癌症患者来说,无疑是黑暗中一缕温暖的阳光,而“纳米技术”再次成为“光明”的使者。唯愿技术的成熟到临床应用的时间能短些再短些,毕竟那些“跟时间赛跑的人”已经筋疲力尽。而对一般人来说,前期预防和早期诊断无疑是当今最可行的做法,因为上天还没给我们“亡羊补牢”的机会。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