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伟峰 张晓红
听说合阳有个苗建国在私人处所开办了一个博物馆,里面的收藏品不少,而且有些还是稀世珍品。记者为此专门走访了建国博物馆的主人苗建国,让大家走近建国博物馆,了解建国博物馆。
从一次偶然的机会,苗建国发现了很少见的、民国时期的《合阳乡土教材》,他看到了这本乡土教材潜在的价值,于是花200元买了下来并作了收藏。从此以后,苗建国收藏历史文物和藏品的热情一天比一天高,一发不可收拾,业余时间几乎全都花在了收藏和抢救流散在民间的珍贵文物艺术品上。并拿出自己的藏品建立起合阳县首家民办博物馆。为了收集宝物,他倾其所有,甚至变卖了房子和汽车,把钱都用在收集藏品上。
曾经在合阳乾隆年间修建文庙时做为纪念的碑头也被他收藏下来,成为研究合阳历史的活化石。苗建国告诉我们:“这就是合阳修建文庙时留下的,我手指的这就是龙头。”
在所有的收藏品中,有半坡遗物、陶俑、古床等罕见的稀世珍品,汇集了不少合阳民间流散的文物珍品,看着一件件珍藏的文物,苗建国向记者娓娓道来,诉说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文物故事。
在苗建国的收藏室里记者还看到一件罕见的珍品,太平天国洪秀全的龙印,让许多爱好收藏的人士爱不释手。苗建国向记者诉说发现这件宝贝的经历:“这就是洪秀全的龙印,现在正在考证。洪秀全的印为什么会出现的合阳,主要是他老婆是合阳人,杨家庄人。”
汉代的击鼓说唱俑是苗建国很喜欢的藏品,对它的历史和故事苗建国也是如数家珍。记者张晓红:“是个哪个朝代的?”
建国:“汉代的,早期就是过事用的,是胡人,就是乐人。”
记者张晓红:“这个全国有几个?”
苗建国:“这个合阳只有这两个,全国也就四个。”
像这样的藏品在苗建国的收藏室内里举不胜举,多年来,他把这些藏品都存放在自己350平米的家里,屋里屋外、楼上楼下到处都在藏品。目前,苗建国除了维护这些藏品,还要自己掏腰包养活6名工作人员。但他无怨无悔,乐此不疲,他本可以卖出自己的收藏品,过上富裕的生活,可他没有这样做,反而投入更多的资金,甚至举债贷款修缮展馆,自己却过着“苦行僧”般的日子,坚守着保护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神圣阵地,用光辉璀璨的历史文化遗存,净化社会大众的心灵,为全社会的公益事业奋斗不止。
11年来,苗建国先后投资200余万元,收藏精品国宝7000多件,历史跨越久远,具有相当规模,可作为再现中华文明7000年历史的活教材,聚集着合阳县民间文物的精华,先后吸引了20余万人次免费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