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靖边省级投资整理700余亩土地存纠纷 闲置5年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靖边700余亩闲职5年 2013-05-17 10:54:13
近年来国家投资大量资金,由各地方土地部门负责实施和监管,而在陕西靖边却惊现省级投资整理700余亩土地遭长期闲置。

    核心:土地整理是国家依据土地利用整体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增加可利用土地数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确保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率的良性循环的一项惠民政策。近年来国家投资大量资金,由各地方土地部门负责实施和监管,而在陕西靖边却惊现省级投资整理700余亩土地遭长期闲置。

    2013年5月13日,记者在知情人的带领下,驱车赶到了榆林市靖边县城关镇海则畔村。沿着高低不平的沙土路,远远看到2米高的一块石碑立于路边。上前查看发现,石碑上刻的文字内容是靖边县国土资源局关于“海则畔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的简介。该项目是省级投资重点土地开发项目,整个项目规划开发总面积726.3亩,其中净增耕地面积672.75亩,项目总投资292.98万元,项目竣工是2008年10月18日。

    寻着石碑标的明规划图看去,除了项目区边缘一排绿化用的小树以及埋没在荒草中间若隐若现的水泥排水口外,基本看不出项目区和周边的沙丘地有何区别。顺着一条高低不平的沙土路往西走,唯一能辨明项目区位置的就是间隔几百米修建的浇灌机井房,记者走近发现,井房的防护窗破烂不堪,房内抽水电闸被人为破坏严重,井房外面的高压电线杆上的大容量变压器生锈严重,半截电线耷拉在半空,显然是荒废了很久。700余亩的项目区,一眼望不到边际,里边长满了半人高的沙柳数和荒草,地上的沙土不停的随风打转,显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机。

村民:政府准备搞开发

    记者查看完现场,在一位路过的张姓村民处了解到,这块地以前是沙丘林地,属于沙漠防护林带,里边生长着粗细不一的沙柳树和一些荆棘植被,多少还能挡下风沙。自从08年前后,土地整理完以后,一直没有耕种,现在风沙比前几年大多了。当问及这块投资这么大、设施这么完备的土地为何一直闲置,另一位白姓(谐音)村民笑着告诉记者,说是这块地距离城区不远,政府可能准备拍卖出让这块地搞开发。

土地局:存在纠纷镇政府没协调好

    13日下午,记者来到靖边县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进行了采访。就省上投资整理的“海则畔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闲置情况,该中心办公室常主任表示:“我们这边主要是负责整理土地,项目施工验收完以后交给地方村委会以后,我们就管不了了,而且我们每年项目那么多,根本管不过来这些事。”随后,靖边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兼土地整理中心主任的杜局长表示:“‘海则畔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闲置的是由于海则畔和双伙场两个村委会存在纠纷,为了这块地一直在打官司,谁也耕种不成,而且这块地整理验收好以后已经移交给城关镇海则畔村委会了。”记者明确提出,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土地整理的批复文件上第一条规定就是“坚决不允许闲置和荒废整理好的土地”,并且土地移交协议上明确规定“整理好的土地利用、设施维护等项目,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负有监督和监管的责任和义务。”杜副局长表示:“主要还是在于城关镇镇政府没有协调好,责任在于城关镇政府和两级村委会。”

    随后,记者从靖边县国土资源局了解到,从03年左右开始靖边县在土地整理这方面的平均花费每亩地5000元以上,近几年来全县整理土地最少有4、5万亩。而且土地整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可利用土地数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的,而像靖边县这样花费大力气整理好的土地却遭长期闲置,那么我们的土地整理还有何意义?(晨风)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