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天拓一号”开辟微纳卫星应用新领域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天拓一号开辟微纳卫星 2013-05-11 09:27:17
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我国首颗单板纳星——“天拓一号”已在太空遨游了整整一年,目前在轨运行状态良好,先后完成多项科学实验,绘制出我国首张全球船舶AIS数据海图,被航天领域专家称为“国内最具实用价值的微纳卫星”。

    科技日报讯 截至5月9日,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我国首颗单板纳星——“天拓一号”已在太空遨游了整整一年,目前在轨运行状态良好,先后完成多项科学实验,绘制出我国首张全球船舶AIS数据海图,被航天领域专家称为“国内最具实用价值的微纳卫星”。

    据专家介绍,“天拓一号”在轨运行一年来,先后完成了我国首次星载AIS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侦收、空间原子氧通量测量、光学成像等在轨科学试验。科研人员根据其传回的100余万条AIS报文数据,绘制出我国第一幅全球船舶AIS数据海图,并为神舟九号飞船应急搜救提供了实时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该卫星原设计寿命为一个月,但至今仍每天为交通部等17家用户提供AIS数据,课题组申请的多项专利已开始向我国航天工业部门转化。

    “天拓一号”是我国首颗将星务管理、电源控制、姿态确定与控制、测控数据传输等基本功能部件,集成在单块电路板上的微纳卫星,也称单板纳星。其重量只有9.3公斤,体积相当于一只手提箱大小。其单板纳星体系结构为世界首创,卫星内部无电缆连接,集成度高,功能密度好,整星结构质量小。相较于传统大卫星的宇航级元器件,“天拓一号”90%以上为工业级元器件,并采用了科学的筛选与加固方法,不仅大大降低了整星费用,而且经受了长时间太空环境下的考验。一系列的自主创新,使“天拓一号”走出了一条新概念、新技术、低成本的纳星研制创新之路,实现了我国微纳卫星研制与应用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

    “天拓一号”首次在国内成功开展了星载AIS系统侦收试验,该系统能快速完成大范围海域内的船舶位置、航向、航速等信息的侦收,有效覆盖半径约为1500公里,实现了对我国现有岸基AIS系统的有效补充,对于海域船只信息的获取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在轨进行的空间原子氧通量测量试验和磁场测量试验,对于进一步研究、利用空间具有重要意义。(特约记者王握文 通讯员刘俊)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