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卵蛋白分子可治疗肝损伤等疾病
南医大学者为人类治疗免疫性疾病提供新思路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讯 近日,南京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系的苏川教授从血吸虫卵中提取出SJMHE1和SJHSP60两种蛋白分子,具有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前景,该成果已获国家专利。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甲亢、I型糖尿病等,都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防卫过度”造成的。通常,免疫系统动用“适当的武力”来守护人体,消灭和排斥细菌、病毒、寄生虫及移植物等不属于自己的“外来者”。但有时它会误将自身成分当成外来物攻击,导致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甚至危害生命。所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能够抑制人体免疫系统的成分来治疗这些疾病。
苏川介绍,血吸虫这个物种与人类已共存几千甚至上万年,在长期共存、共同进化的过程中,血吸虫发展出一套抑制人体免疫系统,适应人体环境的强大本领。研究表明,血吸虫病患者免疫系统的反应较“迟钝”,给他们注射疫苗效果较差,但他们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哮喘的数量却较少。
“我们要向血吸虫学习,找出它们躲避人体免疫系统打击的原理。”苏川认为,血吸虫成虫或虫卵内可能具有某些与人体很相似的抗原分子,用来“欺骗”免疫系统。最终,他们就在血吸虫身上找到了SJMHE1和SJHSP60。“有‘欺骗’作用的应该不止这两种,但在我们研究的一些分子中,它们的‘欺骗’效果较好,尤其是SJHSP60。”
SJHSP60能够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调节性T细胞,那是一种作用相当于“宪兵”的人体细胞,能够“管束”免疫系统的行动。动物实验已经证明,SJHSP60蛋白分子可以治疗因免疫过度而造成的肝损伤、关节炎等,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源性免疫抑制剂,具有临床治疗的前景。(记者张晔 通讯员蔡心轶 何健勤)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