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7年,“白水”牌苹果就已经被确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2年,白水苹果被评为陕西绿色产业十大责任品牌,该县被商务部授予全国唯一的“苹果外贸出口基地县”称号。
白水苹果甲天下。早在2007年,“白水”牌苹果就已经被确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2年,白水苹果被评为陕西绿色产业十大责任品牌,该县被商务部授予全国唯一的“苹果外贸出口基地县”称号。
苹果日益鼓起白水农民增收的“钱袋子”。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来自苹果。去年,白水县生产总值完成55.5亿元,同比增长14.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77亿元,同比增长25.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42元,同比增长18.9%,增幅居全市前列。
发展苹果产业富民强县,白水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奋力打造中国有机苹果第一县。去年上半年,白水县共争取中省资金1380万元,仅雷公村新建3.3万亩果园,政府和果业局在苗木方面的补贴就高达三四百万元。
3月8日,在白水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试验站,日本专家对一棵树龄较大的苹果树实施的“心脏搭桥”手术,格外引人注目。县上每年拿出50万元扶持试验站搞科研,西农大选派的10名专家常驻白水,指导全县的苹果管理,从苹果试验站产生的最新技术,通过“135”果业技术人才培训的工程,惠及千家万户。该工程即1名专家带3名县级技术员,5名村级果业技术义务示范推广员,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培训,打造苹果产业的专职农民。
孙富民是白水县果友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同时兼任村上的果业技术员。他告诉记者:“我经营苹果已经27年了。虽然只有两亩果园,每年收入3万元不成问题。最近几天我就是给村民指导‘眼下该干啥了’。”孙富民称,如今村里大大小小的农民,很多都成了种植苹果的行家里手,而且都有了存款。
农民要种好苹果,离开了带头人不行。和孙富民一样,冯雷镇小雷公村的高录顺,生意正如日中天之时,却选择回乡搞苹果,他先投资200多万元,给村上打了两眼机井,彻底改变了村上“有果无水”的情况。他又积极组织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社,通过施农家肥、喷中草药等发展有机苹果,让小雷公村的苹果一炮打响,甚至有印度客商专门前来订购。“可以说,灌溉问题一解决,村民在苹果方面的收入翻了一番。你看刚过完年,村上的修建量激增,门前车都过不来。”
借助许晴作为白水苹果形象代言人,白水县在央视做了窗口广告,同时还在陕西经济导图、西洽会专版地图、陕西之旅旅游画册等各类媒体上进行大力宣传。2012年10月,在(广东)深圳举办白水苹果(广东)深圳推介周暨白水苹果进社区活动。随后,又组织举办了华润万家超市白水苹果让利(赠)限购活动、深圳民生工程中央大厨房农产品白水苹果进社区等活动。
按照“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全省第一家以苹果产业为主的“白水杜康苹果科技产业园”初具规模,引进了昌盛、宏达、兴华等各类规模化涉果龙头企业1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6家,7家企业具有独立的进出口经营资格。由白水兴华公司生产的白水苹果脆片,味美质脆,产品进入大中城市超市后,供不应求。
以苹果产业为龙头,白水县现代农业迅速发展。去年,全县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2家,发展万头生猪养殖村10个,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81万头。创建以宏达公司收水有机苹果示范园区、三联公司安乐有机生态苹果示范园区、兴华公司矮化苹果生产示范园区为核心的三大现代苹果产业示范园区。规划创建农业示范园区6个,其中刘家卓旭铮农业园区被列为省级示范园区……
目前,白水县苹果种植总面积达到55万亩,产值26.5亿元。该县采用由“育苗企业+果业局+技术依托单位”组成的三方合作机制,正加快建设20万亩苹果标准化新优品系示范基地,力争到2018年,全县苹果栽植总面积稳定在65万亩,果农人均纯收入10000元以上。白水的农民相信,有了“金”苹果,他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渭南政府网)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