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报道了“求包养”网站暴红美国的消息,网友纷纷热议,类似“求包养”网站的理念就是提供赤裸裸的钱色、权色交易,《纽约时报》甚至称其为“污秽可鄙的闹市”。然而就是这样的网站却在美国蓬勃发展,女大学生会员增幅明显。

图片来源互联网
《环球时报》近日报道了“求包养”网站暴红美国的消息,网友纷纷热议,类似“求包养”网站的理念就是提供赤裸裸的钱色、权色交易,《纽约时报》甚至称其为“污秽可鄙的闹市”。然而就是这样的网站却在美国蓬勃发展,女大学生会员增幅明显。
“包养”是指双方仅为满足性欲需求的金钱关系,也是社会舆论基于某种好逸恶劳的群落的贬称。小编在百度里搜索“包养网“、“求包养”等相关关键字发现,“专业求包养网站”、“富豪交友包养”、“富豪富婆交友包养”等等这样的网站、社区、论坛也有好几家。“包养”与“被包养”这样的话题在网络上甚是盛行,这种现状是社会开放的一种体现还是伦理道德的沦丧?
年轻女性为何会寻求用被包养的方式来获得经济资助呢?中国科教网记者张博先生说:“其实,注册成为会员的人未必就是真心想求人包养,我想这是幽默的美国人民对于严峻的生存压力的一次集体性戏谑,不过,此事件从另一面也说明,生存压力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网友“耿大宝”说:“求包养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对社会不负责任的一种消极态度。人生的美好在于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创造自己。保养的生活方式,大多都是寄生虫一样的,这样的人生有什么价值呢?”
网友“张悦”说:“我觉得在美国能有这样的求包养网站并不觉得惊讶,在中国其实也存在了很久,大街小巷粘贴的各式各样的“包养”小广告随处可见,只是这种形式没被网络化而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是因为社会上贫富差异太大,幸福感缺失造成的,人们为了追求一夜暴富的梦想,不惜牺牲肉体或者道德,然而其中又有多少能真正得到快乐呢?我想答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这是否是女性的性权利在客观上得到了解放呢?从美国的“性开放”程度到中国“性革命”话题,想到“包养”事件让多少贪官污吏落马,我们已经没有必要继续地评判,只需要一种规范性的、教育性定义和条例。这种“自我权利”的体现,是否已经走上了国际轨道?这一现状值得全社会深思,更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