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西安研究生就业遭遇“一不甘两挤压”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西安研究生就业 2012-11-08 09:14:19
《硕士高学历催生"硕蚁"你怎么看》一文,经本报上周四职场版刊出后,收到很多毕业生的来信,大家纷纷讲述自己的困境。那么,专家对此有何看法?

    《硕士高学历催生"硕蚁"你怎么看》一文,经本报上周四职场版刊出后,收到很多毕业生的来信,大家纷纷讲述自己的困境。那么,专家对此有何看法?

    研究生就业遭遇“一不甘两挤压”

    被称为“硕蚁”的硕士高学历人群陷入就业难的现象引发人们热议。

    钟琼玉是西安某高校区域经济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从9月份开始到现在,她参加了很多招聘会,也在网上投了上百份简历,但是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当时觉得本科毕业不好就业,选择了读研,如今研究生将要毕业,却发现工作更不好找。"钟琼玉说就业遭遇"一不甘两挤压":应聘去高校、研究院,多数要博士生,不要硕士生;应聘一些大企业的基础性岗位,招聘方似乎更青睐本科生;而去一般的私企小企业,不是自己看不上对方提出的工作薪酬待遇,就是对方认为他们这类员工容易跳槽。

     "不是说研究生不好找工作,准确地说是不好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今年7月份毕业的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秦晓(化名)对记者说,曾经以为考上研究生就意味着有个好前途,好工作、高收入、在大城市体面地生活,但是现实"很骨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至今,她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我希望的薪酬在4000元以上,能有带薪休假、五金,但是在实际应聘中很少有这样的岗位。"秦晓无奈地说,如今已经毕业了,不想再花家里的钱,实在不行就先找工作养活自己,然后再择业吧!

    很多用人单位青睐本科生技校生高于研究生

    率先研究"蚁族"问题的学者廉思曾在2010年推出《蚁族Ⅱ-谁的时代》。书中显示,研究生以上学历"蚁族"的比例,从2009年的1.6%增加到2010年的7.2%,本科学历也从31.9%上升到49.8%,蚁族群体的学历层次在逐步提升。而这几年,随着考研人数逐年增加,这种情况日趋严峻。

    "我省很多用人单位对大专本科技校生的青睐程度,要高于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省人才交流中心相关专家说,根据今年第三季度我省主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分析,6711家用人单位三季度提供就业岗位13.45万个,其中对应聘人才无具体要求的占8%,要求中专技校学历的占22%,大专学历的占37%,本科学历占30%,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3%。另外,随着研究生的不断扩招,其学历"含金量"也有所下降。据悉,2012年全国共招收58.4万名研究生,与2007年的44.9万人相比,5年间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了30%。

    对此,西安市人才市场相关专家说:研究生就业遇冷的重要原因是"高不成低不就"的求职心态,很多研究生求职目标多集中在一些工作体面稳定、收入较高的国有企事业单位,而且喜欢往大城市发展,所以一旦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就很容易成为"蚁族"。该专家说,光有学历,没有能力是走不远的,所以还要好好培养自己的能力。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先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来锻炼自己,能力提高了,不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目前,研究生就业遭遇专业性结构遇冷,专业性强的毕业生就业相对容易,但所学专业比较宽泛的毕业生比较难就业,这类专业通常与市场接轨不够,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也有所欠缺。"陕西理工学院梁中效教授建议,一是教育系统、高校要主动进行学科专科调整,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二是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研究生去西部地区、边远山区、基层就业,在福利待遇、名誉、晋升等方面有适当的政策倾斜,让研究生无后顾之忧;三是家长要改变一些陈旧观念,不要认为考上研究生就能找个好工作,端上"铁饭碗",赚大钱;对研究生本人来说,在校期间要主动调整知识结构,勤奋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走出校门时要放宽眼界,从实践出发,从基层做起,摒弃"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将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首席记者姬娜实习生白帅)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