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政治学院打造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网上“航母”
“我们就是要着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需求,适应信息时代人们学习方式的变化趋势,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进政治工作信息化服务。”日前,中央媒体记者团赴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采访该院研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研究系统”的事迹经验,课题负责人、学院政委刘强如是说。
2011年下半年,经过一年多的呕心沥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研究系统终于在西安政院完成,并面向全国全军推广使用,受到普遍认同和好评。
80多位专家集体攻关
“学院弘扬延安精神专题网页,在互联网上点击率超过2000万人次了!”这则喜讯触动了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党委“一班人”的思绪:利用网络建设一个传播和推广党的创新理论的大平台。经过一系列调研论证和专家咨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研究系统”项目应运而生。
这是学院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科研攻关活动。学院打破常规,举全院之力、集全院之智,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军队政治工作、军事思想、计算机等专业抽调80多位专家教授,分3个组,辟出专门的场地进行集中办公、集团作业,展开了跨学科“联合作战”,院党委还大张旗鼓地将这项工作定为科研创新“一号工程”。
在首席专家张维忠的带领下,课题组成员开始了几乎是“白+黑”、“5+2”的工作日,进行连续作战,破解了一道道难题。历时一年多时间,完成了系统建设任务。该系统在总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军事理论五大模块之下,设置了理论渊源、重要文献、重大事件、热点聚焦、理论研究、视频精选等重点栏目,收录了公开出版的经典著作、党的重要文献及相关理论文章、报告视频等大量研究成果资料,内容十分丰富。
系统总容量230G,仅文字信息就达5亿多字,资料丰富、分类科学、检索方便,为广大党员干部、高校师生和部队官兵学习研究党的创新理论提供了优质便捷的信息资源平台。专家认为,这个系统“是一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工程、创新工程、特色工程”,“是一部学习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百科全书”。系统受到中央和军委、总政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被中宣部列入中央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课题。
120多家单位安装运行
为了让系统尽快走出校门,服务全党全军理论武装工作,今年4月,学院党委作出一项重大决策,在《政工导刊》重要版面上专门刊发启事:面向全国全军免费安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研究系统”。随即,一场天南地北安装系统之路隆重启程。
学院分批次派出安装小组,奔赴雪域高原、黄海之滨、白山黑水、南粤大地,232人次累计行程13万公里,为126家军地单位进行免费安装。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兵站部,安装小组克服恶劣气候、高原缺氧等困难,为该部雪线政工网安装了系统,使数千公里青藏线理论学习“一网牵”。
党的十八大代表、济南军区某通信团指导员房萍,接触到这个系统后激动不已。她发现这个系统非常符合基层官兵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课题组根据不同层次人员的使用需要,研制了网络版、单机版、精编版等多个不同版本,还专门从系统五个模块中总结提取了270多个理论关键词制成词语手册,并对每个关键词作出解释。她依托系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还辅导了一批连队“小教员”,受到上级好评。
系统不仅惠及座座军营,在地方多家单位也落地生根。
2011年11月14日,经中宣部和总政治部批准,学院举行系统推广使用启动仪式,为全国7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正式安装。此后,系统又陆续在中央党校、中央编译局、国家教育部、文化部、中国社科院、延安干部学院和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等45家地方科研院所和省市党校、高校安家落户。
为让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在及时进入这套系统后,能第一时间与广大受众“资源共享”。学院着力推动系统进入主流网站,借助信息技术,实施全方位、全覆盖的有效传播。2011年10月,系统率先在全军政工网、武警部队政工网上线,官兵点击网站首页的“理论”专栏,系统即时呈现,网页快速浏览,信息便捷下载。强大的网络覆盖为三军部队加强理论武装工作插上了科技翅膀。
28位军内外专家在线互动
今年7月,对于驻守在祖国西大门的新疆军区某边防连副连长任杉来说,与十几名专家教授在网上交流探讨,是件十分幸福的事。这个月,他围绕战士关注的理想信念、收入差距、道德风气等6个问题,通过系统向专家在线请教。让他没想到的是,10多名军地知名理论专家从不同角度作出了深入浅出、入情入理的解答。他据此给战士上的理论课,引来满堂喝彩。
院长张本正表示,我们这样做,就是在发挥系统最大效益,凝聚起更多的力量加入到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行列。
系统面向军地推广使用后,学院向一批全国全军知名专家、教授发出邀请函,诚意提出依托系统共同做好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伟大事业。学院从院内遴选了28位教授,从全军聘请了6位专家,从中央党校、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国人民大学等聘请了14位名师,建立专家库,依托系统交流互动平台,在线解答网友理论学习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学院与中央编译局、全国7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等单位达成合作意向,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
一些部队与学院建立了网上定期交流机制,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的互动,实现了部队官兵与专家教授沟通的“零距离”。截至目前,他们先后组织专家与沈阳军区“红九连”等80多个基层单位2000余名官兵进行了在线交流,解答各类问题3000余个。一名网友说:“网上交流气氛很好,教授的回答很给力,不愧为基层官兵的‘网上导师’啊。”他们还不断拓展系统服务功能,开设党的创新理论网络课堂、网上理论辅导班,为基层部队培训政治教员和理论骨干。
凝聚起来的力量,成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时代大军。在传播的道路上,他们充满激情,心向往之。今年8月,来自军内外的20名专家齐聚学院,专题研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信息化”课题。学院研究室的敖海波教授临近退休,但工作干劲有增无减,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及时梳理和发布有关理论信息,联系专家一道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他动情地说:“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是我永不退休的事业。”(莫署 尹曦铭)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