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发挥基层检察室法律监督触角作用
泥阳检察室是铜川市检察系统创建的首个派驻基层检察室。从3月23日正式对外办公以来,泥阳检察室在实践中探索了一个以化解矛盾纠纷为目的、以执法监督为主导、以延伸职能服务群众为支撑的检察室工作模式,在服务民生、促进和谐等方面已发挥了积极作用,为社会管理创新注入了新的元素,获得了党委政府的认可和基层群众百姓的好评,并被耀州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确定为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单位。(1)深入社区村组,收集民情听民声。多次深入辖区内的9个社区、2个基层派出所、泥阳法庭和耀县水泥厂,全面了解社情,对各社区的管辖范围、人口等社情做到了底子清、数字准、心中有数;对各社区辖区内的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全面掌握,为开展职务犯罪预防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初步掌握了对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养老统筹等各项工作办理的程序和流程,有助于积极有效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在熟悉辖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了两个资料库:一是辖区基本情况资料库,内容涵盖辖区内3个街道办事处、143家行政事业单位、9个社区、24个自然村、16所学校、10余家企业、上万个个体商业网点的基本情况;二是街道办干部、社区干部、村主要干部电话联系资料库。为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发挥触角作用,化解矛盾促和谐。勤跑腿,坚持每周走村入户,深入农舍田间地头,以拉家常的方式,了解村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深入细致摸排各种不稳定因素。通过走访、巡访和排摸活动,掌控基层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等维稳信息20条,解析群众诉求法律咨询50余人次。在走访中,检察室了解到耀县水泥厂改制后下岗职工较多,生活困难,多次上访。针对此问题,泥阳检察室积极为企业出谋献策,提出四条建议:一是按照国家“应保尽保”的政策对困难职工办理最低生活保障;二是以企业为单位争取公益性岗位;三是对已交养老统筹满十五年的给予补偿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四是对体弱多病职工可与劳动部门联系办理病退,有效解决了企业人事难题,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3)推进基层管理,服务民生促发展。7月份,辖区内进行廉租房申报工作,有群众匿名电话向检察室举报廉租房分配不公的问题。廉租房是民心工程,分配不公会损害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度,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情绪对立,引发群体性事件。检察室主动与党委、政府沟通对接,互通情报信息。深入调查研究,充分了解了廉租房适用对象和条件,全面掌握申报、审批的程序流程和分配方式,以《检察建议》的形式督促社区对住房困难户再次进行了摸排、补报。经三级连审,两级公示,区住房保障和城市改造办公室将符合廉租房实物配租资格的665户住房困难户在《铜川日报》进行了公示,并公布了举报电话,公示期间无一例举报投诉。自挂牌办公以来,泥阳检察室先后接待来访群众6人(次),化解矛盾纠纷6起。(4)参与社区矫正,依法监督保公正。深入辖区内的三个基层司法所和区司法局,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法律监督,首创“四个工作法”:一是全面检查法:依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陕西省社区矫正基础工作文书表册统一样式》对各司法所社区矫正相关资料逐案逐卷查看,一看个人资料是否准确全面;二看各类法律文书、移交手续是否齐全;三看程序是否合法;四看监管部门工作职责是否落实,各协作部门配合是否衔接到位。二是座谈交流法:和各司法所座谈交流,倾听基层司法人员对社区矫正工作的心声,全面了解辖区内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三是口头纠正法:针对基层司法人员警力不足,导致一人办案等程序违法提出了口头纠正。四是当场建议法:对《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实施之前法院判处较长刑期仍未纳入社区矫正对象的与司法所一一核对,按照属地管辖的原则,当场建议尽快对其落实社区矫正措施,防止脱管、漏管发生。目前,辖区内共有社区矫正对象14人,其中缓刑10人,假释3人,剥夺政治权利1人。这些矫正对象均受到有效的教育、监督和管理,现各自都有较稳定的工作,无重新犯罪现象。(葛建华)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