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中国汽车自主发展的“转型”初探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转型发展自主汽车 2012-05-14 08:53:49
包括奇瑞在内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转型,意味着中国本土汽车企业正试图构建更加全面的竞争新优势,同时也是自主品牌向全球市场发起新一轮冲击和挑战的开始北京车展已经远去,但自主品牌在本...

 

包括奇瑞在内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转型,意味着中国本土汽车企业正试图构建更加全面的竞争新优势,同时也是自主品牌向全球市场发起新一轮冲击和挑战的开始

北京车展已经远去,但自主品牌在本届车展上的表现明显不同于以往:虽然自主品牌全球首发车仍多达84款,但产品规模上的有意收缩已显露无疑,亮相新品及概念车更是多集中在SUV等高端市场。此外,车展前有关自主品牌合资的消息也是不绝于耳。

一切迹象都表明,一场自主品牌的变革悄悄来临。

破题的尝试

时值两年一届的行业盛世——北京国际车展,对于当前阶段发展的挑战,自主品牌企业也纷纷给出了思考和实践。但就目前的发展走势而言,尽管众家选择的方向各有不同,但能否真正实现“破题”的初衷,一切都尚需时间的检验。

2010年就大手笔成功收购沃尔沃的吉利汽车,算得上“破局”的执着践行者。然而就是这样一家企业,也面临着尴尬的处境。全资收购沃尔沃两年,沃尔沃依然要使用外资身份与吉利合资联姻,其产品依旧无法进军中国公车采购市场。

同样面临尴尬处境的,是曾经一度急速发展的比亚迪。面临高层人才急剧流失和大幅裁员的动荡,比亚迪开始了品牌的救赎“破局”之路。3月底,比亚迪与戴姆勒联合发布电动车新品牌腾势。但就合资建厂、产品差异化手段及戴姆勒方的合资生产资质等尴尬问题,依旧谨慎规避。

与此同时,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一句“长城将专注于A级轿车,不会再向高端突破”,奠定了长城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的主基调:深挖现有产品线,放弃产品高端化突围之路。

短时间内实现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的变革,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自主品牌阵营的重要一员,奇瑞也开始了破题的尝试。值得一提地是,与其他同行相比,芜湖人的思路显得更加贴合自身的实际。

奇瑞的启示

向来以价格与海量车型打天下的奇瑞,在今年的车展上却开始给观众留下更加注重设计理念,更加注重产品的科技含量,更加注重产品品质和更加注重体系能力建设的印象。而这一切都源自两个字——转型。

实际上,奇瑞转型的发轫正是源于两年前的上一届北京车展。当时奇瑞高层在参观车展的过程中,不同系别汽车的迥然境遇让他们认识到了转型的迫切。2011年下半年开始,有关奇瑞转型的报道开始大幅见诸报端。可以说,从上届车展到本届车展的两年时间,奇瑞的转型完成了一次从感知到认识再到实践的飞跃。

奇瑞转型和变革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四个转变,即从追求“经营规模”向追求“稳定规模、提升经营质量”转变;从单纯追求“技术突破”向“建设技术体系、提升品质”转变;从“产品驱动”向以“精品模式、品牌驱动“转变;从“自主国际化”向“多元国际化”转变。

所谓“稳定规模,提升经营质量”,就是要在保持销量稳定在一定范围内的条件下,企业将重心放到提升经营质量上来。这一转变让奇瑞获得了巨大的思想解放,丢掉了销量包袱,转而专心提升企业经营质量。而“技术体系的建设”则将为奇瑞提升产品品质提供最核心的驱动力。“精品模式、品牌驱动”以及多元国际化战略,则让奇瑞将注意力不仅仅囿于产品和市场,而是将目光提升到经营企业的层面上来,专心于打造百年老店和“国际名牌”。

奇瑞本次的转型和变革,围绕“做对产品、做好产品、做精产品”的目标,全面变革各项体系和流程,包括研发体系、采购体系、生产体系、质量体系、财务体系和人力资源体系等,其中核心是研发体系的变革。

借助这些整合和变革,奇瑞的体系建设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体系能力大幅提升。本届车展上展出的“奇瑞TX”和“小蚂蚁”概念车,就体现了奇瑞在新的企业研发体系下按照国际标准设计流程坚持自主创新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普适的转型

毫无疑问,奇瑞转型的得失经验,带有着企业强烈的自身独特性,然而,论其实质,却可谓中国汽车企业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市场环境时所做的探索实践,因而又有着典型的普适意义。

可以说,转型正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阵痛,原有的追求迅速扩大规模追求市场份额的发展模式已不能延续下去,自主品牌企业必须要提高经营质量,要提高经营质量就必须提升产品技术、品质和品牌,也就是说要以精品来驱动品牌,以品牌来驱动市场,只有这样自主品牌企业才能够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和境界,才能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从1999年实现第一辆汽车下线,到2011年的第300万辆汽车下线,奇瑞汽车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实现了“以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形成一定的产销规模”的第一阶段战略目标。而在产销规模达到一定规模之后,这种相对来说在低端市场的扩张必然会遇到发展的瓶颈。要想更上一层楼,就必须站到一个全新的技术、品牌平台上。在这一阶段,中国的本土品牌企业基本上是同样的情况,都是依靠在经济型车领域的优势赶上了市场的刚性需求,实现了规模的迅速扩张。随着国内市场进一步发展,在刚性需求初步得到满足、市场实现消费升级入门级市场萎缩的情况下,汽车品牌之间的竞争重点将会越来越表现为产品品质的竞争和品牌的竞争,从企业内部来说就是体系能力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自主品牌进行发展模式的深层次转变将是一种必然趋势。

《科技日报》(2012-05-14 十版)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