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春天里的“率先发展”
坚定不移谋创新·主体
3月的南通,新蕊啄枝,春意渐浓。
31日,在中天集团2012年优秀科技项目和优秀人才表彰大会上,5000多名员工首次从自己的“知识产权银行”账户里,兑现了一年来自己为企业科技创新所付出的回报。
在记者看来,这个以传统电缆产业起家的企业,对创新的执着甚至超过了许多科技企业新贵:董事长薛济萍不仅亲自兼第一任院长,还鼓励各个分公司组建了7个行业研究所,目前公司牵头承担了2个国家“863”项目,与中科院电工所成立了电力超导技术联合研发中心,与华北电力大学共同研发超导电缆项目,企业一年的研发经费达3.8亿元……
纷繁多变的市场不可能复制出一模一样的中天,但是却有可能催生一大批企业对创新的不倦追求。近年来,江苏面对国际复杂形势带来的外向型经济变局,面对潜藏在“微笑曲线”背后的焦虑,面对粗放式增长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各类企业在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多方位配置资源,奏响了科技创新“进行曲”,依托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树立了一批技术创新标杆,为“率先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不比速度比什么
2011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将每万人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每万人劳动力中高技能人员数列为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强化了依靠科技和高素质人才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鲜明导向。
过去,发展环境宽松,这些工作会被一些地方政府当作拖累经济发展的因素。为什么?因为要投入、要培育、要等待。而等待的结果还很有可能是失败的风险。对企业来说其实亦然。科技创新说的多做的少也就不奇怪了。
如今,经济形势趋紧,它们却成为省政府考核市县的硬杠杠。这又是为什么?因为失去了土地、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优势,我们不能比速度了,那该比什么,当然是比质量、比后劲、比核心竞争力!
加入世贸同在一个市场,浪大水深,冷暖也只有企业自知。该不该搞创新,怎么搞创新,企业最有发言权。
20年前,常熟一家已濒临倒闭的小开关厂在生死的边缘“开开关关”;20年后,“丑小鸭”变成美天鹅,去年以16.2亿元的销售创造了4.5亿元利润,交了近3亿元的税,利润率是行业平均水平的4倍。
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背后,秘诀只有一个:研发团队的创新。全厂1600多人,技术员工超过850人,占50%;直接从事研发的超过400人,占技术人员的50%。这两个50%,让前来考察的温家宝总理也感叹不已。
2011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江苏调研实体经济,第一站就是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看了产品展示,听到这两个50%,总理开心地笑了。他说,两个50%,说明这个企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企业,把研发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有了研发,就有了新产品,就有了企业的未来。
目前,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研发的产品多达30多类,上千种规格。拥有120多项发明专利,已授权的超过一半。甚至在与一家日本大企业争夺一款用于控制电动机的交流接触器的市场竞争中,以强大的创新实力和品牌认可度一举击败对手,最后竟然让日本公司“屈尊”贴牌为常熟开关厂生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江苏不乏高新技术产业,但尴尬的是,许多产业链高端的研发设计和营销环节却在国外。江苏要摆脱“加工工厂”,向微笑曲线的两头攀升,加强企业研发设计机构建设是极具战略意义的举措。
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认为,“十二五”时期是全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为重点,鼓励和引导更多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罗志军指出:“如果不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即使制造业规模搞得再大,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加工基地,赚取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辛苦钱,缺少的是产业分工的话语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主动权。”
2011年,江苏召开创新驱动大会之后,记者走马江苏,明显感受到在率先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步伐中,企业处处都走在科技创新的前列,告别“流水线”时代,向知识产权研发和营销设计两端突破成为江苏企业追赶的新目标。
南京东郊的徐庄软件园内,莺飞草长鸟语花香,如果不是门牌上的大字,记者几乎不敢相信这里坐落着一家全国知名的大型医药企业——江苏先声药业。走进大门,闻不到刺鼻的化学气味,听不到机器的隆隆轰鸣,更没有繁忙往来的运货车辆,因为这里与别的药企不同,只做研发与销售,卖的是“知识产品”,而既占地又耗能的制造环节已经全部外包。
不可回避的“痛苦”研发
中国古人有句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创新其实是企业渐进式生长规则中无法规避的一环。
但研发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一个积累的过程,即使规模做的再大,也必须在研发创新上卧薪尝胆集腋成裘,任何一家期望基业长青的企业都不可避免。改革开放30多年已经有无数的事实证明,花钱买不来关键核心技术,能够明码标价打包出售的永远是别人手里落后的东西。日本韩国企业发展的历程正好是一面镜子。
牧羊集团董事长李敏悦与世界各国客商过招无数,但始终忘不了两年前的一次欧洲之行。那是世界饲料机械行业老大,每当有中国企业去拜访洽谈从不让走正门,李敏悦对这家公司的傲慢早有耳闻,也早有准备。没成想,当他们赶到那家公司的边门时,门卫竟然坚持让他们从正门进入,进去了才发现,公司大楼前已经高高地飘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作为牧羊集团的国际竞争对手、欧洲某公司的总裁亲自会面李敏悦,并由衷地赞叹:牧羊在知识产权方面并不模仿侵权,而是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这样的对手值得尊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牧羊集团之所以能够成为竞争对手的座上宾,核心原因是走坚持创新驱动之路。在李敏悦看来,创新是打开世界之门的新钥匙,也是企业核心价值的关键切入点。
为了让设计出来的产品能够高度符合市场的需求,牧羊集团把核心研发人员“赶”到客户门上,倾听客户意见,和客户一起测试产品,共同探讨改进方法,获得第一手数据后立即对产品进行改良和创造。
2011年,牧羊集团投入5.1亿元,积极打造全球领先的研发试验中心和检验中心。目前已形成扬州、南京、欧洲三位一体的研发格局,实现由生产型公司向技术型、研发型公司的转变。
李敏悦告诉记者,2010年,牧羊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11%、产值超30亿元,在饲料机械行业中位列中国第一、世界第二;产品行销全球81个国家和地区,饲料机械出口连续五年占据全国饲料机械出口总量的60%以上。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江苏省省长李学勇向记者公布了一组令人兴奋的数据:目前江苏80%以上研发投入由企业完成,80%以上科技平台建在企业,80%以上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进入企业,50%以上科技获奖成果来自企业。
2012年4月,在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 江苏省政府又出台了《进一步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意见》,要求到2015年,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全面建有研发机构,全省企业研发机构总数超过1万家,企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专利申请总量在“十一五”基础上实现翻一番。
在目标面前,江苏各地正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把握规律、脚踏实地抓创新。
李学勇说:“我们将加大力度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企业。支持企业加强研发机构建设,开展前沿先导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等研发活动。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增强技术创新的内源动力。”
在黄海之滨的小城江苏启东市,有一个化肥厂转型发展高性能电池的传奇故事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江苏海四达董事长沈涛告诉记者,在上马电池产业的初期,企业是最脆弱的,仅仅依靠企业自身力量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而科技部门支持海四达建设的工程技术中心、企业院士工作站成为企业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最佳载体,目前已有1名院士、2名教授和数十人的研究生团队在企业从事高性能电池材料研发,海四达也发展成为国内专业从事二次化学电池产业最具规模的企业之一。
成长的标志:从输血到造血
在《创业的国度》一书中,弹丸之国以色列在三面环敌、资源匮乏、人口稀少的极端环境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靠的就是早已融入血液、深入骨髓的创新理念。
2011年,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脱稿25分钟推荐三本书,其中就有这本名为《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的书。
罗志军认为,江苏的省情“人多地少、资源紧缺”与以色列颇为相似,因此,江苏除了学习新加坡“创优环境吸引投资”做法外,也要学习以色列“自己创业、创新”的做法。
想要创业创新,首先要回答两个问题:敢不敢?会不会?
“我们希望在企业中建立研发机构,实际上就是搭建一个平台,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让企业通过研发获得核心竞争力。”江苏省科技厅负责同志对记者说,江苏企业研发能力获得突破之时,就是江苏率先发展腾飞之日。
因此,政府为企业张罗建设研发机构,实质却在考问:企业到底该追求什么?
事实上,衡量一家企业是否优秀的,不是简单以规模作为标准,能否保持足够的竞争力,才是一个企业的内核所在。
大丰丰东热处理公司是盐城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当初引进日本企业的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热处理技术与设备严重滞后,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求。
从输血到造血,丰东公司十年模仿十年创新。从一开始的照葫芦画瓢,到后来与上海交大等高校院所联合攻关,丰东公司发展成为全国热处理装备制造行业的龙头,不仅建设了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还起草制定了多项热处理行业主流设备的技术标准,并主持和参与制定了多项热处理行业节能减排及工艺技术的国家标准。
“最近我们正在研发等离子渗氮设备,可以显著提高钢铁零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损、耐疲劳及耐腐蚀等性能。但目前国内还是空白,进口一套设备达1000万。这个项目完成后将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丰东公司副董事长向建华兴奋地对记者描述。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在历次困难面前,凡是自主创新能力强、能有效依托研发机构集聚创新人才、掌握核心知识产权的企业,都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都能够在很快摆脱危机的基础上,实现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在泰兴济川药业,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相反,企业正以每年50%的速度递增,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源于2008年济川药物研究院的建设。
今年3月,一座建筑面积达13000㎡的新研发质检大楼正式落成。从2008年起,短短几年济川已引进新药研发人才80多名,目前在研的新产品五十余个,其中用于小儿抗病毒的普地兰2011年销售达6.6亿元。
集团副总经理祝纪文告诉记者,中国目前有近5000家制药企业,但能做中药研发的寥寥无几,而济川药业已逐步形成了儿科药、胃药等为主的特色中药优势领域,并在行业内率先建立了儿科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针对性地解决儿科药物服用剂量不准确、说明书不规范等问题。
江苏省省长助理、科技厅厅长徐南平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全省已有一大批企业建有研发机构,有力支撑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但是在愈加紧迫的率先发展和转型升级要求面前,仍存在着数量不够多、规模不够大、实力不够强、发展不够平衡等问题。因此,江苏在此时提出进一步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加快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大幅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据悉,江苏将进一步加大有关科技创新政策的落实力度,支持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相关税收的减免与相应额度的奖励,并对建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贷款、科研人员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同时对企业研发机构中的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人才,“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333工程”培养对象及省“产业教授”等,给予总额不超过30万元的奖励。(记者 张晔)
《科技日报》(2012-04-27 一版)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