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青源的未来农场:工学硕士卖蛋堪比搞导弹
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蛋鸡养殖场
这是一家注册资金4亿多元的企业。
它的主业却是生产鸡蛋。
一位研究导弹的工学硕士,辞去公职,在中关村创业。10年时间,他结束了数千年来中国鸡蛋“三无”的历史,更是占据北京地区七成鸡蛋市场的份额。
吃鸡蛋并不复杂,生产一斤鸡蛋或许也不繁琐。
但是当每年生产5亿枚鸡蛋,为每一枚鸡蛋建立风险追溯机制,饲养300万只蛋鸡,管理1000亩农业示范区时,这或许就不简单了。依靠自主创新,将科技带到产蛋业,更是将眼光放在了“未来农场”。这就是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青源”)。
工学硕士的“鸡蛋经”
每一位来到德青源的参观者都会听到一个关于鸡蛋的故事。
“鸡蛋是最天然的蛋白质。鸡蛋是自然界的奇迹,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一枚受过精的鸡蛋,在温度湿度适宜的情况下,不需要从外界补充任何养料就能孵出一只小鸡,这足以说明鸡蛋的营养是十分完美的。”
在德青源的企业文化中,鸡蛋不是世俗中的商品,而是上帝馈赠的礼物。
但是,10年前的钟凯民(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提起鸡蛋,却不像今天这样自信。
钟凯民,曾在中北大学和南京理工学院学习化工专业,毕业后进入中国兵器工业部,并很快晋升为单位里最年轻的司局级干部。2000年,他辞职创办了德青源公司。
辞职的原因,源自于他的一次出国考察。考察期间,他偶然发现欧美市场中的鸡蛋都拥有自己的品牌。那些按严格的标准生产、在出售时都标注生产日期和标明胆固醇含量的鸡蛋,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回国后,好奇的钟凯民立刻向在中国农业部工作的朋友咨询中国的鸡蛋生产过程和营养成分是否能够标准化等问题。
朋友的一句半带嘲笑的回答反而让他看到了机遇。“你们学工的脑子坏掉啦,鸡蛋臭了你就别吃了,要标准化有什么用?”
一片蓝海或许就在眼前。
2000年,经过一年时间的筹备,钟凯民筹集了50万元,成立了德青源公司。在与农科院合作“研制”出第一枚无公害鸡蛋后,钟凯民学起了欧美蛋商的做法:给鸡蛋一个“身份”,在蛋壳上印上“德青源”三个字,并加印生产日期和身份编码。
这么一个轻微举动,却改变了北京的鸡蛋养殖产业。结束了中国鸡蛋几千年“三无”产品(无标准、无生产日期、无品牌)的历史。
从融资增产到试水新能源
“我们的蛋鸡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营养餐,住的是空调房,享受的是五星级服务。其胆固醇含量只有普通鸡蛋的一半,卵磷脂含量却比普通鸡蛋高一倍。”带着记者参观的德青源市场总监张煊半开玩笑地对我们说。
德青源的饲养场坐落在山清水秀的松山原始森林脚下,面积1000多亩,绿化和水域覆盖率高达85%,这里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是市区的3倍。
为了防止禽流感疫情,德青源在园区周边3公里范围内建立了家禽真空带,禁止其他农户饲养家禽。农户们每年的损失都由德青源提供补偿,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鸡群健康。同时,为了保证鸡蛋质量,全部蛋鸡喂以自种的优质玉米、豆粕,全程不添加抗生素。
工业化生产鸡蛋,首先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为了让公司步入发展的快速道,德青源创业的头7年中,钟凯民先后完成了7次融资,累计融资5亿元。“融资额度一次比一次大,但说服投资人的过程却一次比一次容易。”钟凯民说,如果没有一次又一次地融资,德青源不可能有今天的辉煌。
从2007年开始,德青源终于迎来爆发式发展,一年比一年势头喜人。那一年,德青源率先在中国投放第一条鸡蛋电视广告和户外广告,仅在电视、地铁和路牌上做广告投入的费用就高达3000万元,目的是想吸引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白领女性的关注,从而抢占鸡蛋品牌制高点。次年德青源夺得世界蛋品行业最高奖——全球水晶鸡蛋奖,并成为北京奥运会惟一指定鸡蛋供应商。
与此同时,德青源也开始不断拓展自己在产蛋业中的角色,不断试水新能源领域。
2006年,德青源通过技术集成与研发,将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废水转化成为生物质能源,完成了全球第一个以鸡粪为原料的沼气发电工程,年发电1400万千瓦时,每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8.4万吨; 2009年,德青源沼气发电项目并网发电成功。为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全球环境基金(GEF)联合授予德青源沼气发电项目为“全球大型沼气发电技术示范工程”。
今年年初,在中美农业研讨会上,德青源与美国最大肉类供应商Smithfield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实施沼气示范工程,年产沼气350万方,年发电700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4.2万吨。双方还计划利用10年时间,合作解决Smithfield公司所属2600多家猪场(存栏总量2000多万头)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问题。
其实,德青源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引领未来的中国鸡蛋产业走向。
“未来农场”的梦想
德青源已经为自己的产业布局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未来农场。
未来农场中包括:生态养殖、食品加工、清洁能源、有机肥料、有机种植、订单农业等,组成一个循环经济模式。
简单地讲,德青源的鸡舍采用全重叠式叠层笼养,采用自动环境控制系统,饮水、喂料、通风、集蛋、光照、温度、湿度、清粪全部电脑控制。产蛋鸡舍与壳蛋加工厂相连接,以全自动鸡蛋收集系统和分级包装设备,对鸡蛋质量、重量、颜色进行分级,并采用通过美国FDA认证的可食用墨水喷上生产日期和防伪编码。
同时,沼气发电厂对蛋鸡场每年产生的8万吨鸡粪和12万吨污水进行处理,不仅实现了园区内污水的零排放,每年还向社会提供1400万度的绿色电力和16万吨的优质有机肥料,实现二氧化碳减排8.4万吨。此外,经过严格高效厌氧消化处理的鸡粪可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德青源的500亩有机蔬果中心示范区。德青源还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收购当地农民种植的绿色玉米,平均每年为6万农户创收5600万元人民币,收购的绿色玉米经鸡粮厂加工和营养搭配,加之严密保鲜及运输措施,成为德青源雏鸡和蛋鸡的饲料。
正如张煊所说,“德青源正进入到良性的循环当中,沼气发电厂这样看似纯投入的行为已经开始产生效益”。目前,德青源正进行多品类的尝试,推出了像诸如官厅水库、开心农场等副品牌,满足各种层次的消费需求。
除此之外,德青源也在尝试新的销售模式,成立会员俱乐部,配送生态园自产的鸡肉、鸡蛋、蔬菜和水果等等,“我们并不排斥各种新兴的销售模式”。 张煊说。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