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中国•彬县第三届大佛旅游节盛大开幕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中国 2012-04-01 14:43:23
科教网讯(郑文莉 记者 李伟伟 郝洁) 阳春三月,春意阑珊,莺歌燕舞。3月29日,由彬县县委、彬县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彬县第三届大佛旅游节”在彬县开元广场盛大开幕。原陕西省人大副主任陈再生,咸阳市委
 科教网讯(郑文莉 记者 李伟伟 郝洁)   阳春三月,春意阑珊,莺歌燕舞。3月29日,由彬县县委、彬县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彬县第三届大佛旅游节”在彬县开元广场盛大开幕。原陕西省人大副主任陈再生,咸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唐利如,市人大副主任寇述政,彬县县委书记李建民、县人大主任李福民、县长陈万峰等省、市、县领导出席开幕式,原省人大副主任陈再生发布开幕令。 


旅游节开幕式
 
    本届“中国•彬县第三届大佛旅游节”为其三天,整个活动以“诗经豳风第一田园、盛唐丝路第一大佛”为主题,以“新闻发布、开幕仪式、佛事活动、旅游观光、赏景休闲、文艺演出、产品展销”为载体,以节会友,以友为媒,搭建发展新平台,唱响发展主旋律,引八方宾朋来彬旅游,迎四海客商来彬创业,积极培育壮大集景点开发、观光休闲、招商引资为一体的“旅游经济”,多元展示彬县“经济发展、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崭新成果,全面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为冲刺“西部百强县”和建设“咸阳次区域中心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彬县县长陈万锋
 
    彬县位于咸阳市西北部,这里的土地古老神秘、秀丽迷人;这里的文化历史悠久,古迹荟萃;这里是后稷生地、公刘故里。早在3500年前,周祖公刘避桀居豳,定居农耕,教民稼穑,开创了我国泾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先河,《诗经.豳风》就是产生于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不朽篇章, “豳”因之成为风雅策源之地。境内有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馆藏文物1500件(套)。建于唐代的大佛寺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现已列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紫薇山下的开元寺塔高达47.6米,挺拔秀丽,显示了唐宋时期精湛高超的建筑艺术;公刘墓又名“人祖坟”,因其地貌形似卧龙,故称“周墓蟠龙”;五代后周卫王冯晖陵墓中出土的墓志铭、壁画、彩绘浮雕砖等文物,填补了中国五代史的考古空白;水帘灯山天下独绝,蜚声遐迩,花果山石堡景观独特别致,颇具魅力,明代之后因名著《西游记》的问世而声名远播;后稷之母姜嫄圣母墓、西汉丞相公孙贺墓、前秦王苻坚墓、石龙窝等人文景观都是彬县历史文化遗存。
 

彬县县委书记李建民

    三年前,中国•彬县首届大佛旅游节点燃了彬县打造中国大佛旅游名城的梦想,三年间,中国•彬县大佛旅游节演绎着彬县人追逐大佛魅力的曼妙和弦,数以万计的游客通过中国•彬县大佛旅游节感受到了彬县的独特神韵和无限魅力。彬县把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作为第三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增长极。仅2011年,县财政投入2000万元,全年接待游客21.6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5796万元。彬县荣获“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县”称号。同时,以旅游业为引领,加快发展商贸餐饮、房地产开发等第三产业,形成了餐饮、住宿、旅游、购物、娱乐相配套的产业体系。全年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16.3亿元,增长17%,占到全县GDP的16.3%,全县经济结构呈现出了“一产优、二产强、三产活”的发展态势。


凤凰传奇倾情献唱


腾格尔为大佛旅游节助阵



科教网记者郝洁(在会)采访彬县县委书记李建民
 

    以大佛寺旅游景区开发为龙头,带动旅游产业大发展,精心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景点。“关中第一奇观”——大佛寺、“陕西第一天然淡水湖”——侍郎湖、“象形第一山”——龟蛇山,无不舞动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奇景。三年风雨历程,三载春华秋实。 如今,中国•彬县大佛旅游节已经成为各地游客“领略西周文明、学习公刘精神;吟诵诗经豳风、品尝农家美食;感受盛唐文化、目睹大佛风采;欣赏山水风光、体验漂流运动”的盛会,更成为扩大影响力和提升知名度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据悉,本届大佛旅游节还邀请到了省直部门、市直部门领导、中省市新闻媒体记者、文化学者、佛事活动僧人、省内外旅行社负责人、导游等共计400余名贵宾出席开幕式。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