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美培育出首批混合胚胎猴子 引发道德争议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培育首批混合 2012-02-24 09:46:22

孖仔“Roku”(左)和“Hex”一同亮相。

  中新网1月7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7日报道,美国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研究员前(5)日宣布,成功混合6个不同的恒河猴胚胎细胞,培育出全球首批3只混合胚胎猴子。研究惹来动物组织英国废除活体解剖联盟(BUAV)强烈批评,形容这“令人非常不安”,罔顾动物权益,以有灵性的猴子当“白老鼠”带来道德忧虑,担心将有更多猴子因这类实验牺牲。

  研究在最新一期《细胞》期刊发表,并形容实验为医学研究带来巨大可能性。研究人员从6个不同的恒河猴胚胎中抽取细胞,在实验室混合成单一胚胎后,植入雌猴体内,成功培育出3只公猴,分别名为Roku、Hex及Chimero,其中前两只是孖胎,分别以日文和希腊文数字“6”命名,后者名称则来自希腊神话中的合成兽“基梅拉”。

  3只混胚猴体内有6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因此分别继承各个亲生父母的独特DNA。这种以两个或以上不同细胞混合而成的动物称为“嵌合体”(chimera),同样是来自“基梅拉”一词。

  事实上,科学家此前已成功利用混胚法,培育出欠缺特定基因的基因剔除(knock-out)鼠,研究糖尿病、心脏病等,但培育混胚灵长类动物的实验此前从未成功过。

  研究员表示,混胚猴出世后非常健康,由于猴子智力及生物学上与人类相似,研究有助增加对试管受精、避孕及培育人造器官技术的认识。率领研究的米塔利波夫称,若希望将干细胞研究理论由老鼠带至人类,必须先理解灵长类动物细胞的功能。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