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节后用工缺口5万 大厂招工亦受挫
2月13日,火炬开发区,面试的人不多,一名招聘工作人员埋头休息。
2月4日,火炬开发区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春季招聘会,近300家企业提供1.2万个工作岗位。
2月11日,在开发区中山港大道的职业介绍所门前,前来找工的人不多。
2月11日,在开发区中山港大道的招聘会现场,企业贴出的招聘广告。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山企业去年同期的用工缺口约为9.3万人,今年减少到5万人左右,普工和技工需求量最大。中山市委书记薛晓峰表示:“各部门、各镇区要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千方百计为他们招工提供便利和帮助”。
未雨绸缪,一方面提高待遇,另一方面强调厂企的生活福利条件及发展前景。制造企业均能提供2000- 2500元的保底工资,技工以上级别岗位,月薪3000- 4000元。酒店、食肆、物业公司等服务业的一般岗位,薪金1600- 2000元。均高于目前1100元/月的中山市最低工资标准。
用工荒今年继续。缺工上百人的宝元鞋厂10天只招了20人,部分工厂车间开工率仅七八成,不少企业无奈被迫延迟开工,不仅普工缺,技工也一样难招……面对用工状况不容乐观,涨薪、奖励介绍费、在生产线上启用“机械手”等,企业纷纷各显神通。政府也表示除了在市内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外,还组团赴人力资源输出重点地区招人,出台各项利好抢人揽才。
招工现状
招工难
往年只招熟手今年统统都要
开张快一个小时了,以往能卖出200多元卤菜,现在只卖出了10块钱,2月14日下午4点多,三乡乌石小商品市场卖卤菜的小张望着空荡荡的市场,显得有些沮丧,“人越来越少,生意越来越难做了。”来自湖南的小张,在三乡乌石小商品市场内做卤菜生意已多年,这里毗邻三乡宝元鞋厂,在小张的印象中,生意从没如此惨淡过。今年春节后,她小店的营业额骤减了约四成,来买东西的人也少了大约一半。
和小张一样感叹人少了的,还有不远处宝元鞋厂的七八个招工人员。尽管大家使劲吆喝,但大多数时候,招聘的比应聘的人还多。缺人的场景不止在宝元鞋厂及周边出现,三乡平南工业区内的南龙市场,同样也有些冷冷清清,在这里做麻辣烫生意的四川人老程说,他以前每天能卖40斤河粉,但现在大多数时候只能卖不到20斤。
宝元鞋厂:10天只招了20人
三乡乌石小商品市场档主清淡的生意,和宝元鞋厂开年招工情形分不开。
2月11日下午3点多,三乡宝元鞋厂后门口,多个招工台一字排开。坐在台后的老胡,看上去有些无聊,不停翻看着手中的报纸和杂志。老胡是宝元鞋厂下属的制帽厂老员工,除了担任电工外,还经常帮忙厂里招工。
“今年来的人实在是太少了,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望着招工台前冷清的场面,老胡显得很无奈。他说,自己从2月2日开始,就出来“摆摊”招工了。尽管每天他从上午7点半一直坚持到下午5点多,但10天下来,加起来也只招到20多个工人。
“制帽厂现在最少还缺上百工人。”老胡说,工厂的订单已排到了7月份,急需大量工人生产,但因为一直没有招到足够的人手,大家只能加班加点赶货,“我星期天就不招工了,要回厂里加班。”
相对于往年,老胡在招工上花了不少的心思,除了见人来就卖力宣传工厂外,他还专门带来了工厂的一份产品名册,名册里面印有工厂生产的各种帽子,他指着各种帽子给应聘者介绍,“这些帽子多好看,都是我们工厂生产的。”老胡说,这本册子往年都不会拿出来,“因为根本用不着介绍。”
事实上,作为全球最大品牌运动鞋与休闲鞋的制鞋王国,宝元鞋厂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在三乡拥有数万员工。老胡说,就在去年春节后招聘时,“招工台前面挤满了人。”应聘的人多了,条件自然就高了。老胡说,往年工厂只招熟手,而且只限于女工。
但今年,“宝元”这家制帽厂也不得不降低了要求。老胡说,今年不管生熟手,不管是男工还是女工,“统统都要。”但即便是条件降低了仍然招不到人,“根本就没有多少人来。”老胡说。11日下午,南都记者在近一个小时的采访时间内粗略统计,发现前来咨询的人不到20个。
南都记者走访三乡多家工厂得知,缺人的远不止“宝元”一家,除了“皇冠”等大厂,其他中小企业以及商铺招人更是难上加难。阿林在三乡市场附近开了一家粮油批发店,有5名员工,“3个人送货,其余两个人负责销售。”但今年春节后,员工只剩下了两个人,“根本运转不过来。”无奈之下,阿林只好全家出动,“老爸老妈都到店里来帮忙卖东西,我每天都要开车、送货。”阿林说,他每天都在抽时间四处找工人,“大厂都招不到人,更何况我们这些小地方呢!”直到昨日下午,阿林仍然没有招到一个新工人。
新宝鞋业:要招千人仅几十人应聘
在2月1日春节后中山第一场招聘会上,中山新宝鞋业有限公司招聘主管王彩丽介绍,公司共有4000多人,80后、90后的员工占到了50%,年纪大的员工越来越多因为家庭问题而离职;去年年底离职人数大约300人,今年由于公司要开拓内销业务,扩大生产因此需要招聘近千人。但在当天的招聘会上,只有几十个来应聘。侨光纺织公司的招聘负责人李勇则表示,她在招聘会现场坐了一个上午,只收到了几份求职简历,而且没有一份是应聘普工的。据介绍,去年该公司走了几百人,今年计划招580多名普工,目前只招聘了两三百人。
在小榄镇菊城人才市场负责人陈彩英看来,小榄镇今年开年整体用工形势还算乐观。她介绍,目前来看,小榄企业的用工需求量相对去年的需求要少一些,但不是特别紧张。但部分电器五金企业等比较密集型的企业还是比较缺工。陈彩英称,由于很多企业招不满工人,所以,一些企业甚至要求人才市场选地点、选时间、去人群集中地点举办招聘会。
在采访中,不少企业主告诉南都记者,一些未返回中山的工人,有的因为年龄、家庭或在家乡找到生计等方面原因留在家乡不再外出,有的则是转到长三角。重庆巫溪县龙池村的村民李长华的经历就比较典型,他在中山小榄一家五金厂打工快10年了,尽管对小榄已十分熟悉,但是今年他选择了离开小榄,和10多个老乡一起去了上海。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李长华说:“那边工资要高一些,不少老乡都去那边,还听说那边很少拖欠工人工资。”还有企业主介绍,有些工人尽管返回了中山,但他们也知道工厂缺工,并不急着就业,而是想再等等,想挑一份工资高点但相对轻松的工作。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