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热烈祝贺陕西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协十届陕西省五次会议隆重召开,陕西省统计局对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数据进行了统计与报告: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世界经济复杂多变、我国经济放
为热烈祝贺陕西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协十届陕西省五次会议隆重召开,陕西省统计局对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数据进行了统计与报告: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世界经济复杂多变、我国经济放缓、通胀压力较大等严峻挑战,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紧扣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积极应对、果断决策,有效化解了各种风险和矛盾,全省经济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呈现“快中稳升、稳中渐优、优中渐强、强中渐实”的发展态势。喜人数据见证了陕西经济发展进程,在“十二五”起步之年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一、 快中渐稳:经济增长快中渐稳,发展仍处较快区间
1、生产总值实现1.2万亿元,增速继续处于全国第一方阵。
2、粮食总产连续八年超1000万吨,达1195万吨。
3、工业再传佳绩,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预计达5400亿元,年净增量连续2年超过千亿元,增长17.8%。
4、投资首次突破万亿,重大项目支撑有力,全省投资一季度增长28.3%、上半年29.3%、前三季度29.3%,初步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将达10000亿元,比上年增长30%左右,截止11月,计划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项目66个,同比增长了12个,完成投资1349.74亿元,增加243.13元。西咸新区年内总投资1610亿元。
5、“世园”带动明显,消费对经济拉动逐季增加:游客突破1500万人次,创历届世园会之最,带动了旅游、餐饮,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30亿元,增长30%。
二、 稳中渐优:转方式稳步推进,调结构成效显现。
1、文化产业大发展,建设西部文化强省迈出坚实步伐:预计文化产业增加值372.56亿元,首次突破300亿元,增长30.2%,占GDP比重的3%,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2、非公有制占据半壁江山,新兴产业初具规模:非公有制经济比重首次突破50%,预计可达50.5%。
3、设施农业不断扩大,现代农业发展迅速:预计2011年全省设施蔬菜大棚数量达到20.4万个,设施蔬菜占地面积21.7万亩,设施蔬菜总量大全省蔬菜总量的20%左右。
4、优势产业趋向高端化,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1-11月,全省规模以上有色冶金工业增加值23.6%,能源化工业增加值增长16.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3%。
三、 优中渐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1、基础设施建设成绩喜人,城市交通步入新时代:2011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800 公里,位居西部第一;西安地铁二号线开通;咸阳机场作为西部首个、全国第四个可降空客A380飞机的大型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跨入全国“两千万级”大型机场行列;全省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80%以上;渭河全线综合治理工程累计投资42亿元。
2、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百姓幸福感明显提升:参保人数达1365万人,266万人领取了养老金,推进速度和覆盖范围均居全国前列。
3、生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物价涨幅得到有效控制: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5%。
四、 强中渐实:财政收入、企业效益、居民收入齐头并进,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1、财政收入突破2000亿元,增量创历史新高。12月底达2578亿元,比2008-2010年三年增量总和还多58亿元。
2、工业效益持续提升,185户企业盈利过亿元。
3、庄严承诺得以实现,民生改善取得重大进展。兑现新增财力80%用于民生的庄严承诺。2011年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8.13万套,是年度任务的107%,位居全国前列;截止11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9.4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4.5万人,60万农村居民实现脱贫,全省搬迁贫困人口5.33万户、22.1万人。以城镇建设为抓手,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预计2011年城镇化率达47%。
4、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农村增速超越城镇。
我们有理由相信: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紧扣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主题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主线,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西咸新区建设、国家继续扩大内需和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重大机遇,依托我省区位、资源、科研、装备、工业和历史文化底蕴等优势,立足长远、扬长避短,坚持民生优先、科学发展,一定能够加快跨入发达省份行列,谱写新的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