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广东佛山择校费收与用违规被央视曝光(图)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广东佛山择校费 2011-09-20 10:47:31
  广东佛山择校费收与用违规被央视曝光(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广东佛山择校费收与用违规被央视曝光(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央视曝光佛山“择校费门”,是一起典型的具有佛山特色的择校生超限和择校费违规使用的问题。佛山部分高中招收择校生为何“超限”?这本质上与佛山一市辖五区的组团行政体制有关;择校费何以能够违规使用?这是经济富裕的佛山在财政拨款时对数额很小的择校费不作细化的结果;择校费使用缘何监管不力?这又与佛山近几年施行的一系列简政放权的改革措施不无关联。
  
  在采访佛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时候,记者听到一个与南海区教育局负责人在《焦点访谈》作答时相同的声音:“最好就是取缔(择校费)”。这短短的5个字,透出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一些事与愿违的无奈。
  
  追问1
  
  超额择校生“招还是不招”?
  
  区级优质教育与大市追求均衡的博弈
  
  看过《焦点访谈》当期视频的人会发现,在采访违规使用择校费的教育主管部门时,“出镜”的均为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而佛山市教育局并未出现。而记者就此事询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现“淡定”:“佛山一市辖五区的行政管理模式,属于市教育局直管的学校只有4所,这种情况我们一早就跟《焦点访谈》的记者说明了。他们也明白,所以直接去找区教育局。”该负责人的话道出了佛山特色的中考招生实情。
  
  尽管今年佛山市8所优质高中所有学位均面向大市招生,然而在《焦点访谈》曝光的2007—2009年,该项政策刚刚起步,除市管的佛山一中所有学位面向全市招生外,各区的优质学位中,仅有20%的招生指标面向全市招生。也就是说,区级教育部门可以调控那80%的招生计划,市教育局难以实质性介入。
  
  有一项政策在“超限”招收择校生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2008年起实施的中考录取“志愿优先”。这一政策实施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进一步调配各学校的生源,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缓解过去因“分数优先”导致高分考生集中在个别学校的情况,力图做到教育均衡。
  
  有心人应该记得,“志愿优先”付诸实施的第一年,即2008年,南海很多考生因志愿填报不慎出现“高分低录”的情况,几十名家长聚集在佛山市和南海区教育局请愿,并最终由南海区教育局给予了解决。“南海区情况特殊,考生人数多,流动性又非常小,绝大多数南海中考考生都选择继续在南海升读高中。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志愿优先’录取以来,每年都有一部分‘高分低录’的考生,他们不愿意去差一点的学校,能怎么办?很多人就需要靠择校来解决。”
  
  据市教育局知情人士透露:在每年中考录取结束后,对于上了一定分数线,又“高分低录”的考生,南海区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这些高分考生以名校择校生的身份再录取一次,这是石门中学择校生“超限”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抛开这些特殊情况,该知情人士坦言,因择校生可收取高额择校费用,招收“超限”肯定也与利益有点关系。
  
  追问2
  
  违规使用择校费“算还是不算”?
  
  财政没有单列,还是不屑单列?
  
  石门中学在回答《焦点访谈》提问时,承认将部分择校费用于教师奖金,南庄高中承认拿择校费买车,三水中学财务人员则承认择校费“在临时工工资支出了一部分,二是商品房服务支出一部分,个人家庭补助一部分,其他资金支出一部分”。
  
  根据规定,择校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即收取的择校费全部上缴财政后,财政部门按50%的比例返还给学校,其余部分返还教育行政部门。返还给学校的择校费必须全部用于学校的发展和改善办学条件,比如维修校舍、购置教学仪器、设备等,不得将择校费挪用发放教师、干部、职工工资、奖金、福利或平衡财政预算。
  
  然而,对于违规使用择校费,若非此次省有关部门审计出来,佛山市年度审计并未表示有问题。而对于违规使用择校费的诘问,三水中学也喊冤,“这到底算不算违规使用?”三水区教育局副局长陆英华也表示:“2007年到2009年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佛山实行了综合财政预算的改革试点,所有的教育经费都统一在一个财政中,导致学校在使用上级下拨的教育经费时,并不清楚哪部分是择校费,没有做到‘专项专用’。”
  
  市教育局一位负责人如此比喻:“财政没有将择校费与其他教育经费单独列支,所以这就好比一杯水,喝了其中的一口,你说喝的是择校费还是其他教育经费呢。这次被《焦点访谈》曝光,有一点至少我们感到很欣慰,佛山并没有出现贪污、挪用、挤占择校费的情况。至于违规使用,要想整改,首先还需要财政拨款时明确列支。”
  
  而市教育局财务科邓科长则证实,被指择校费使用不规范的3所高中,经查实都属正常教育开支,而其中南庄高级中学购买的汽车也是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未用于个人。去年年底,有关部门进行了全部整改,即进行调账处理,重新划到择校费专项开支之中。
  
  在谈及为何不单独列支择校费时,佛山市和南海区教育界人士都不禁一笑:“说实话,对于财政每年划拨给各区的教育经费来说,择校费才几千万,占非常小的比例,算什么?”[page]

    追问3
  
  择校相关问题的“管还是不管”?
  
  财权下放的疏漏难以取证的尴尬
  
  佛山近年来实施的事权、财权下放,在激发基层活力的同时,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教育收费的管理就是一个例子。“如果全部由市财政统筹,市教育局根据招生计划,就可核算出应收择校费的总数,如果实收超额,即说明实际招收的择校生超限,超额部分将退还处理。”市教育局知情人士表示。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择校费是分别由市、区两级财政统筹,每年春、秋开学时进行专项收费的检查。
  
  与财权下放的疏漏相比,另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是择校面临难以取证的尴尬。在被问及有无家长投诉择校费问题时,市教育局监察室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没有”。
  
  这是教育界的一个特殊现象,就是尽管不时有家长在网上投诉各类教育问题,然而却没有家长肯实名到相关部门进行举报。记者此前也曾因网上投诉学校乱收费的问题,试图通过网络与发帖人取得联系,结果非但没有联系到人,还遭到一些网友的谩骂。
  
  “好学校谁都想上,虽然交择校费不那么心甘情愿,但是为了孩子的前途,谁又肯出来举报呢?举报了又怕连累了小孩。”禅城区家长何女士反映,家长在经济方面是“受害人”,同时在优质学位方面却是“受益人”,这种矛盾是导致“超限”招收择校生长期存在,又难以取证得不到整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在谈及该如何解决择校费超收和违规使用的问题时,佛山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出了跟南海区教育局副局长霍兆锦同样的一句话:“按照我说,根本上就可以取消择校费。”
  
  ■回应
  
  市:一直严格按照国家、省规定执行
  
  佛山市副市长麦洁华表示:“一直以来,我市公办普通高中择校生收取择校费都是严格按照国家、省有关文件规定执行,并纳入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不属于乱收费现象。下一阶段,我市将加大监督和检查力度。同时,协调财政部门对择校费实行专户管理,规范择校费使用。”李晓玲
  
  南海:择校费并未乱收乱支
  
  南海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南海区直公立高中并没有乱用择校费。“择校费都上缴到了区财政。学校所需所有经费都需纳入其预算中,经过有关部门审批核准后,才能获得财政拨款。”
  
  根据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的报道,石门中学择校费有“用来给老师发奖金”的嫌疑。对此,该负责人说,石门中学在推行“导师制小班化教学”,为设立绩效奖金以带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其申请的教师绩效奖金“高一点”,但也纳入了该校的经费预算中,并曾为此专门立项。同时,教师的绩效奖金来自于区财政的“总盘子”中,而不是学生交纳的择校费。
  
  据南海财政局常务副局长江启强介绍,南海这两年已开始对择校费实行专款专用。择校费上交到区级财政后,按照一定比例返还给学校,并制定择校费的用途,同时对学校是否按规定使用择校费进行监督;而大部分的择校费,则由政府进行统筹,用于区内学校的软硬件建设。
  
  三水:择校费问题去年就已进行整改
  
  三水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07年到2009年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佛山实行了综合财政预算的改革试点,所有的教育经费都统一在一个财政中,导致学校在使用上级下拨的教育经费时,并不清楚哪部分是择校费,没有做到“专项专用”。
  
  去年11月,在审计发现2007—2009年的择校费问题之后,区教育局就已经要求各校对2010年的账目进行调整,把择校费单列出来,并且这部分收入只能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今年,教育部门更会对全区的学校进行严格监管,要求学校在财务上单独设立择校费的科目,单独进行会计核算,保证择校费专款专用。
  
  三水中学校长胡志武表示,在央视前来采访之前,三水中学就已经在三水区财政局核算中心的帮助下,进行了整改。对于2010年的择校费,已经设立了单独的科目,保证择校费专款专用。今年的择校费收入,也会专项用在改善学校的办学水平上。他表示,三水中学每年收取择校生的比例都不超过20%,择校费的金额在佛山五区中也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择校费门”
  
  ■链接
  
  本月15日,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了广东部分高中违规超额招收择校生、且择校费使用混乱的情况。其中重点点名了佛山市的石门中学、三水中学、南庄高级中学等。其中,作为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南海石门中学,2007—2009年间,每年招收的择校生都占到计划招生人数的30%以上,2009年甚至接近40%,而省有关规定为该级别学校不得超过25%。而收取的择校费,佛山三所被点名学校都出现了把择校费当做教师奖金发放、购买汽车等违规使用的情况。[page]

    ■观点交锋
  
  只要有钱就能享受优质教育?
  
  教育局某官员:
  
  择校费的产生具有很现实的原因。一方面,教育对于资金的需求的确非常大,学校的重建、改建,动辄几千万上亿,而每年的学费收入就只有那么多,单靠政府投入,的确有很大压力;另一方面,一些学生考好学校成绩差一点点,家长也希望能有这样的渠道,交一点钱,享受更优质的教育。因此,择校费的产生是一种折中的结果。
  
  顺德一中前任校长卢柏祥:
  
  在佛山五区,顺德是率先明确择校费、校车费等收费标准。按照《顺德区公办中小学收费标准》要求,顺德区高中阶段择校生按规定缴纳择校费后,学校不得再向择校生收取学费。其中,区属学校择校费为30000元/人、镇(街)学校20000元/人。
  
  定分数、定人数、定钱数,顺德是严格执行的。择校生必须同时满足达到择校分数线、填报了择校志愿以及在学校计划招生的范围之内,换句话说,就是“择校生也不是有钱就可以的”。
  
  择校费对学校、学生都是双赢?
  
  禅城区家长何女士:
  
  禅城就一个佛山一中、南海就一个石门中学、顺德就一个顺德一中,名校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如果每所学校都是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那样的,我们也不想出钱择校。
  
  三水区家长李晔:
  
  有人说择校生制度应该取消。如果真是这样,那以我女儿的成绩,当年她就没办法通过择校进入南海某重点高中了。我女儿进入重点高中后,周围氛围好、师资力量强,最后考进了一所超出我们预期的大学。可以说,女儿是择校生制度的受益者。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
  
  佛山三中就是典型的例子,当时建校时是向银行贷款的,利息谁来还?为此,佛山三中此前都不是招收择校生,而是招收扩招生。因为按照省的规定,择校生招收比例不得超过招生总数的25%,而扩招生最多可以招收30%。招收扩招生的扩招费,可以用来归还银行的贷款。
  
  弹
  
  顺德区某家长:
  
  教育是一种资源,分数不够交了钱就能入读更好的公办学校,实际上是用不平等的待遇去对待贫富两个阶层,这在本质上影响了社会公平。如果不收择校费统一按照考试成绩或者其他公平的标准来招收学生,这才是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
  
  南海电大学生梁晓怡:
  
  读初中时,我的成绩很一般。当时班上有些同学家里有钱,通过择校去教学质量好的高中了。我也很羡慕他们,但我从没想过要去做择校生。3万块的择校费对我家来说不是笔小数目,另一方面,我的成绩不好,如果真进了重点高中,很可能跟不上教学进度,那对我来说,可能是一种折磨。
  
  顺德杨先生:
  
  公办学校的建设及办学经费原本就是来自于公众所缴纳的税款,而政府财政投入到公办资源,满足公办资源的建设与项目需要也应是预算内的费用,再收取择校费有重复收取的嫌疑。
  
  赞
  
  择校费应该怎样使用?
  
  顺德一中前任校长卢柏祥:
  
  由学校统一账户收取后转账到区政府财政局,学校有项目需要得到政府批准后,经政府统一后可以返回50%供学校发展需要。这部分项目申请,学校使用用途一般在购买电脑、维修某些场所,或者是教学工具的购置上。此外,择校费还需纳税后再返回。
  
  三水实验中学杨同学:
  
  择校费应该把它用在学校的建设上,加强学校的设施建设。不要收了那么多择校费,搞到连洗澡都没有热水,现在饭菜也涨价了,择校费是不是可以补贴一点给学校的餐厅?(作者:周冬冬李晓玲陈芷伊郑道森)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