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马想斌 :当大学生的理想成为买房……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大学生理想成为 2011-07-12 13:37:18
  有个名叫李振的年轻人,是北京师范大学一名大三学生,被同学称为“财迷哥”。这个称呼的来源,是因为他每天坚持打至少两份工,还回收废品旧货等并堆放在宿舍内,引发室友发帖表示不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李振称
  有个名叫李振的年轻人,是北京师范大学一名大三学生,被同学称为“财迷哥”。这个称呼的来源,是因为他每天坚持打至少两份工,还回收废品旧货等并堆放在宿舍内,引发室友发帖表示不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李振称赚钱是人生的常态,自己攒钱是希望凑足房款首付,对室友的指责也没有时间看。
  
  这让我想起了王小波那一代的年轻人:他们在这个年龄时正在插队,但却一心梦想着想上大学。我总觉得知青是一群有意思的青年,他们习惯荒谬,也善于荒谬。生活拿他们没有办法,他们却在嬉皮笑脸地生活着。
  
  可三十多年过后,情况恰恰相反。和我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同龄人,总是拿生活没有办法。从忙着挣钱付首付买房的“财迷哥”身上,生活在工作生活巨大压力的人们,似乎又看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似乎这种力量能够激励着人们继续顶着压力前行,似乎都认为高房价真能激起所有年轻人的奋斗、创业激情。就连房产大亨潘石屹,在其微博上转发时也狠狠地怀旧了一把,“多好啊,自食其力。我上中学时,曾偷偷在垃圾里找有没有牙膏皮,每个能卖两分钱。”当然,这条怀旧微博的末尾,缀着另外一句话“纠结的是他是让高房价逼的”。
  
  是啊,哪个大学生不想大学过的像王小波写的那样,“那一天我21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可如今,当买房成为大学生的理想时,我们还有条件去奢侈地“浪费”一把青春吗?
  
  年轻人身上最可贵的地方,就是他们的独立自主精神。从社会角度看,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不依赖父母,不“啃老”。但实际上,当前年轻人对父母、家庭的依赖,却比任何时候都要严重。一项统计表明,在中国,人们购买首套住房的年龄是27岁,大多不具有购房能力,连首付款也很可能出自父母。
  
  于是,为了保有“独立精神”这样的主流价值取向,“财迷哥”只能捡破烂一天打两份工,挣钱攒首付,把大学的全部用在买房之上。因为他“不指望父母,毕竟就那么点钱,拿出来家里就没有了。”
  
  “中国的高房价,毁灭了年轻人的爱情,也毁灭了年轻人的想象力。”这是日前西班牙《世界报》“遏制全球经济的爱情”一文中的话语。是的,原本年轻人可以吟诵诗歌、结伴旅行、开读书会。但现在,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就成为中年人,像中年人那样为了柴米油盐精打细算。他们的生活,从一开始就是物质的、世故的,而不能体验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种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理想变得轻薄,生活变得明确。
  
  按理说,今年大三的李振,正处在王小波所言之黄金时代,应该想去做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但现实是,在这个房地产的“黄金时代”里,洋溢的是物价的飞涨和楼市的繁荣,如同这个时代特有的枷锁,无法挣脱。于是,我们明白了一个王小波未曾明白的道理:至少在“财迷哥”李振那里,理想被高房价逼死了。
  
  马想斌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