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教授”所言非“雷语”大学教师讲好课远不够
“宝马教授”所言非“雷语”大学教师讲好课远不够
云南大学副教授尹晓冰的观点,在不少大学教师看来并非“雷语”。在高校,如果一名教师仅仅课讲得好还远远不够——年终考评要看论文,职称晋升要看成果,申请项目要看资历。
昨日,青年学者徐晋如在《深圳商报》撰文称,“宝马副教授之真,就在于说出了当下高校体制的真相。”
“讲师”就是“讲死”?讲课颇受学生欢迎的上海交通大学晏宏才6年前病逝。那时他已57岁,因没有论文仍是讲师。
武汉某高校有一项统计,40岁以上讲师97名,其中介于55岁至60岁之间的有7人,有的讲师被学生封为“名嘴”。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4日的一项调查显示,“职称评定”最令青年教师头疼。
科学网上一网友留言:“高校教师如果只讲课,会有如下结果:年终考评不合格,年底拿不到津贴,几年之内甚至一辈子都评不上正高职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大学教师如果就教学而教学,很难开展好教学。一个好的教授应该有一流的科学研究来支撑其进行一流的教学。
目前,包括不少“三本”层次的民办高校都制定了科研奖励政策。教师如果在《自然》、《科学》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可获10万元甚至更高的奖励额度。
记者昨日查询多所高校的奖励办法,针对教师教学的奖励不仅偏少,奖励额度也远不及科研那么诱人。
据报道,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演讲时表示,尽管目前很多教师的实际收入还算体面,却是建立在工资外的“创收”或“项目提成”上。
如何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大学教师曹广福称:“只要指挥棒不变,现状就不可能改变。”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