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渭北旱塬为民降魔的尖兵

——记旬邑县气象局局长人影办主任程国锋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渭北 2011-05-26 10:16:31
  他,一个有着充沛的工作精力、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神速的工作效率的壮年汉子;他,不断开拓创新,带领旬邑气象人开发云水资源,让气象科技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出突出贡
  他,一个有着充沛的工作精力、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神速的工作效率的壮年汉子;他,不断开拓创新,带领旬邑气象人开发云水资源,让气象科技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出突出贡献。他就是被旬邑人民称赞的为民降魔尖兵——县气象局长、人影办主任程国锋。
  
  旬邑地处渭北旱塬地带,境内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气象灾害频繁,多突发性暴雨,多局地强对流,易受强风和遭冷空气袭击,夏季又往往是全省气温最高的地方之一。每当强风、暴雨、强雷电等灾害性天气来临,气象信息的准确与否、传递的快速与否直接关系到千千万万个身家性命,每当这时,程国锋总是坐镇气象服务一线指挥,及时向县领导汇报,遇台风影响亲自守夜班。在他的领导下,县气象局全体工作人员主动及时地开展气象服务,受到县上领导的肯定和广大老百姓的好评。
  
  炮点设施陈旧落后一直是困扰旬邑气象人的“心头病”。高炮是炮站的主要工作防灾工具,可配件既昂贵又难购置,为了节约资金,局长带领专业人员跑遍咸阳、庆阳县区,最终以废铁的价格在邻县购置四门高炮,随后进行拆装配件,直接为机关节约至少8万多元。为了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程国锋多次跑市进省,先后积极争取各类国家项目资金150多万元,完成了711雷达的升级改造和15个标准化防灾增雨炮站建设,增加2架固定和1架移动式火箭炮发射架,大大增强抵御灾害性天气的能力。由于防灾减灾工作呈现日益凸现,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坚持每年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实行部门包乡镇、乡镇包炮站工作制,形成人人重视、个个参与气象防灾减灾的工作格局。
  
  “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旬邑气象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重大灾害性天气,县气象局始终坚持把气象服务放在首位,按照“主动、及时、准确、科学、高效”的原则,充分利用雷达、自动气象站等现代设施,及时报告天气预测预警信息,扎实做好各项气象服务工作。在2007年4月到5月其间,县上遭遇多年的旱情,农作物面临枯竭、人畜饮水困难,当地群众盼雨心切。面对此状,他带领气象干部职工连续几昼夜坚守服务岗位上,严密监视云层变化,积极配合上级业务部门,在5月中旬成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3次,增雨25毫米,有效缓解全县旱情,增蓄水量,提高抗旱能力。去年6月14日上午,天气晴朗,下午4时许,骤然间乌云密布,情况万分危急。“你得赶快回来,孩子已经高烧到39.5度……”妻子在电话的另一端急切告知。处在两难的境况下,程国锋果断决定,立即调转方向,火速赶往旬邑唐家炮点,带领一班人,严守岗位,精密监控,连发近千发炮弹、火箭炮,成功化雹为雨,避免全县农作物遭受冰雹袭击。烤烟种植大村底庙镇房家村群众自向县气象局赠送“防雹为民”的锦旗,老百姓感激称他为“农业发展的保护神、经济腾飞的双翼翅”。
  
  “春雨贵如油”。2011年春节刚过,兔年春节的喜气尚未远去,古豳大地初解冻的土地上一片枯黄,连续110天无明显降水使旱象呈现在旬邑塬上,县气象局启动Ⅲ级抗旱应急响应,随即命令所属15个炮点、5个固定火箭点、1个流动火箭车、雷达、通讯设施及所属人员进入作业状态,县711雷达开机监测488分钟,指挥中心申请空域38次,批准9次,耗弹305发、火箭弹20枚,增雨过程中该县降雨17.2毫米、地面雪深15.4厘米,15时30分,大雪中,增雨作业停止。本次增雨过程取得极其明显的效果,有效缓解当前的旱情,为小麦返青及后期生长、果树萌发、春耕生产提供较为充足的水分条件。
  
  程国锋没有荡气回肠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更没有震撼山河的豪言壮语,可是从他工作中一串串坚实的脚印里,人们却真真切切感受到他对气象事业的一腔热忱和不懈追求。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