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魏延林赵俊峰甘霖)近年来,长武启动救灾、济贫、扶弱、帮困、助残、养老等一系列“贴心民政”工程,让困难群众得实惠,体验到党和政府浓浓的爱民情怀。
本报讯(魏延林赵俊峰甘霖)近年来,长武启动救灾、济贫、扶弱、帮困、助残、养老等一系列“贴心民政”工程,让困难群众得实惠,体验到党和政府浓浓的爱民情怀。
长武农村低保户的确定按照先由户主个人申请,乡(镇)组织村民民主评议公示后无异议后,经过乡镇政府审核后报民政部门,在经过民政部门抽查再公示后审批,并予登记办证。城市低保户除需经过原所在单位公示外,其余与农村低保户的确定程序基本一致。
据了解,该县从财政预算本级城乡低保配套资金546万元,从2010年元月起城市低保对象每人每月可以领到175元,比2009年每月增加了35元,去年共为1198户2695名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低保款641.8万元;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5元,比往年增加20元,并取消138户658人,新增560户1018人。
长武县落实县级医疗救助配套资金31万元。给五保户、低保户中的特困群众、高龄老人、特困优抚对象等代交新合疗个人部分6.03万元,帮助2022名贫困群众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9.5万元,资助2670名城市低保对象、25名城镇三无人员、8名丧失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员参加了城市医疗保险。投资29万多元为90岁高龄老人、孤儿等特困城乡低保对象1899人办理了“爱心购药卡”,实现了由诊后救助向诊前转移和探索。下拨农村医疗救助款235万元,救助患大病困难群众6000多人次;支出城市医疗救助款18万元,救助城市患病困难群众260人。
灾后重建工作,关系着农村稳定。2010年长武县发生了“723”、“89”特大暴雨洪水泥石流灾害在集中救助的同时,立即抽调精兵强将逐户核查,并规划了重建地点,通过村、乡、县“三榜”公示、群众评议确定了灾后重建对象,按照标准完成、验收通过的每户发重建补助1.7万元。目前,全县共完成灾后重建1525户,2010年发放灾后重建款2592.5万元。
为了集中解决孤儿的住宿、吃饭、上学问题,长武县投资60多万元在原来的马寨乡政府旧址上,建起了全省首家县级福利院。并联系了附近的中小学校解决了上学问题,对考上高中的孤儿减免了学杂费。目前,该院有16名儿童,已有10多名儿童能够独立,相继离开福利院走向社会,先后救助孤儿30多人次。目前,县中心敬老院已完成基础建设,全县515名五保户人均月供养标准250元,按时发放高龄老人保健金,办理老年优待证105本,并对全县80岁以上老年人摸底,建立台账,为发放高龄补贴奠定了坚实基础。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