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德华通讯员席博平)彬县以创建“西部百强县”为目标,全力推进绿色彬县、生态彬县建设,筑牢环保基石,使城乡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本报讯(记者王德华通讯员席博平)彬县以创建“西部百强县”为目标,全力推进绿色彬县、生态彬县建设,筑牢环保基石,使城乡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该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和生态乡镇,狠抓水土流失治理,城乡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全县林地面积62.1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34.1%;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3.05平方公里,治理率61.6%;县城人均公共绿地13.2平方米;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区域空气质量明显提高。近年来,该县建成省级绿色文明示范单位1个,市级绿色文明示范单位12个,县级绿色文明示范单位20个,形成绿色文明示范规模效应。
他们坚持以污染减排为抓手,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强力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12万元建成首座山谷型垃圾卫生填埋场,结束长期以来垃圾乱堆乱倒的历史。投资3662万元,采用“一体化微曝氧化沟”工艺,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日处理污水1万吨,基本实现城区生活污水达标排放。率先实施城区集中供热一期、二期工程,供热面积57万平方米。与此同时,狠抓工业污水治理,完成了拜家河、虎神沟、火石咀等3家煤炭污水处理站建设,基本实现工业企业污水达标排放。先后关停小炼铁企业3家、小造纸企业1家,关停咸阳秦能电力有限公司1号、2号燃煤机组,实现削减SO2排放3416吨;先后投资8300万元,在中省市监控的6家企业分别建成污水处理站,全县工业企业废水基本实现达标排放。到目前,全县累计减排SO21.4万吨、COD700多吨,实现污染减排的目标。除此,该县还紧贴民生加大对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和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争取水源地保护项目资金120万元,储备项目5个,先后关停白灰窑9家,取缔储煤场和煤矸石场45家,关闭木炭窑21家,取缔水源地保护区内排污口1个,实施李家川饮用水源地修缮保护,保证城乡群众的健康用水。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