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G20“保驾”全球经济路途艰难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保驾全球经济路途 2011-02-23 09:54:36
为期两天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法国巴黎落幕。与会前公布的五大议题一致,这次财长会议关注的焦点之一是建立全球经济失衡指标,会议并就经济过度失衡的一揽子指标达成一致。“新世界,新观念”的年度主题

  2月19日,为期两天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法国巴黎落幕。与会前公布的五大议题一致,这次财长会议关注的焦点之一是建立全球经济失衡指标,会议并就经济过度失衡的一揽子指标达成一致。“新世界,新观念”的年度主题,让人们在新的一年对财经领域国际合作充满信心。

  不过,巴黎会议尽显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的内部失衡问题。由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复苏进程差异依旧显著,在这个时候,G20若希望具体协调各方财经政策立场,势必将遇到巨大的阻力。对于其他一些问题,诸如平抑全球粮价波动,会议也没有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全球经济复苏风险依旧。

  2月18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在巴黎爱丽舍宫召开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为期两天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当日在巴黎开幕。 新华社/法新

  五大议题,全球经济失衡指标为首要

  2011年1月24日,法国总统萨科奇曾以“2011 G8、G20——新世界、新思想”为题举行了新闻记者会,阐述了法国2011年担任G8与G20主席国的设想与目标。

  近日,法国再次举行记者会公布了G20会议主要议题。法国经济、财政与就业部长克里斯蒂娜 拉加德,会议期间法国会全力推动以下五大工作重点:确定全球经济失衡指标、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以保证金融稳定、抑制原材料价格过度波动、建立没有缺陷的金融监管、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基础设施和为防止气候变化提供创新基金。

  19日,G20财长和央行行长在巴黎结束为期两天的会议。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就衡量经济过度失衡的一揽子指标达成一致,并同意通过加强多边合作来缩减经济过度失衡,最终实现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本次会议结束后发表的联合声明称,与会各方同意选取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私人储蓄率和私人债务、贸易账户和净投资收益与转移账户作为衡量经济过度失衡指标,同时充分考虑汇率以及财政和货币政策。这四个指标涵盖公共财政(赤字和债务)、私营部门金融健康(私人债务和储蓄)以及经常项目账户及其组成部分。

  会议联合公报将引入的界定指标分为两个方面,第一,确定将公共债务、财政赤字、私人储蓄率和私人债务引入界定指标;第二,界定由贸易账户和净投资收益与转移账户引发的外部不平衡时,适当考虑汇率因素以及财政、货币和其他政策。

  不过,会议在其他议题上几无成果可言,讨论当中各方分歧重重,难以协调。

  透视巴黎会议的贸易失衡新指标:实施不易

  衡量指标取得共识的过程不易,各方存在一定利益冲突,但最终达成妥协,是各方博弈和妥协的产物。不少分析认为,这一协议是一套参考体系,虽然在未来全球失衡调整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并没有强制性意义,实施起来并不容易。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国际货币研究中心主任孙华妤认为,此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仅同意选取一揽子指标来衡量失衡,但还未就这些指标设定具体指导线,只有指标名称,没有指标定值或定值方法。比如,在去年韩国G20财长、央行行长会议上美国提出外部失衡的指导线是经常账户差额不超过GDP的4%,但未被接受。这次巴黎G20财长、央行行长会议将经常账户分解为贸易账户和净投资收益与转移账户,比合计的经常账户在指标设计上更细化了,但还未给出具体的上限数值。

  法新社的分析称,公报的第二个方面表明,各方就引入经常项目、外汇储备和真实汇率三项指标仍持保留态度。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表示,方案虽然具有现实可行性,但执行起来难度也很大。这次达成的只是一个具有指导性的基本共识,接下来还需要各国按照自身的国情,制定自己的指标和方案。

  据悉,G20财长和央行行长在今年4月举行的会议上将讨论关于这些指标评估的方针。今年底将对G20成员国存在的经济失衡进行首次评估。[page] 
  G20无力天下粮“殇”

  “新世界,新观念”的年度主题,让外界对2011年财经领域国际合作成效的再进一步充满信心。但事实是,至少在平抑全球粮价波动这一新近骤然升温的问题上,G20的“新观念”还远没有“药到病除”。
 
本次会议之前,国际社会曾迫切希望G20财长们能指点迷津、破解抑制粮价波动的应对之道。毕竟全球粮价的本轮上涨来势汹汹,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行近日更是连续警示全球粮价已升至“危险水平”。

  G20财长们自然不会对这样的舆论无动于衷。然而,会议声明中“同意就抑制大宗商品价格过度波动问题加强协调,特别是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投资,切实保证粮食安全”的表态却难免空泛。虽然上述论调与G20机制下决策“粗线条”的总体趋势相契合;但不可否认,一些客观条件的缺失,已然决定着全球粮“殇”难以在G20框架之下得到充分解决。

  与此同时,G20抑制国际粮价飙升也缺乏必要的制度基础。作为重要的商品和投资品,粮食期货价格的波动实质上反映的是经济、金融体系中的力量对比格局。

  在实质上,国际粮食期价近期的汹汹涨势,体现的是部分发达经济体利用粮食武器向他国转嫁危机。在这场战役中,新兴经济体虽有能力通过政策调整维护自身利益,却处于防御应对的被动地位。从这个角度来讲,空泛的共识和呼吁,是各经济体在G20框架下所能取得的唯一成果。

  分歧重重,G20“保驾”全球经济

  除应对粮价波动问题以外,G20全球政策磋商和立场协调成果的有限性,同样反映在其他全球议题中。

  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在会议中就改进国际货币体系的议题展开激烈讨论。之前,法国总统尼古拉 萨科齐希望设立“行为准则”来监管国际资本流动。这一主张得到美英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支持。但是,印度和巴西则反对为控制资本流动设置全球机制。

  此外,如何应对包括食品、原材料价格的过度波动,各方也分歧重重。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当天说,能源和商品价格上升,增加通胀压力,必须认真对待。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也指出,飙升的粮价正在接近“警戒线”,需要引起重视。但是美国财长盖特纳则表示,美国通胀风险并不大。据悉,法国之前表示希望通过改善库存信息透明度和限制金融市场投机来控制农产品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但是美国、巴西和加拿大均对这一提议表示反对。

  有分析认为,本次巴黎会议上各项议题的分歧重重,体现出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两大阵营的利益分化。

  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两大阵营首先面临内部失衡的问题,其本质是内部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衡。陈凤英分析说,目前发达国家面临赤字债务问题的困扰,迫切需要引进国外资本,扩大本国的出口,而发展中国家则面临通胀压力、高储蓄、高外汇储备等问题,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刺激本国消费。从外部来看,发达国家采取量化宽松政策,资本流入新兴经济体带来的流动性过剩的风险,以及发展中国家有效汇率问题,是两大阵营的分歧所在,也是难点所在。

  由于关系到贸易顺差国和逆差国,高储蓄国家和过度消费国家,高债务和高国外资产国家以及目前财政、货币政策差异明显的主要经济体,不同国家有自己的“核心利益”、困难和政策效率,对上述指标定值或定值方法将有不同的考虑。

  一次会议,并不能在一时之间解决所有问题,G20要想“保驾”全球经济可持续复苏成果,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