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西京医院在胃癌研究及预防领域重大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西京医院胃癌 2011-01-24 09:49:54
元月9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院《胃癌恶性表型相关分子群的发现及其序贯预防策略的建立和应用》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成果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西京消化病医院院长樊代明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经过18年

    本报讯:元月9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院《胃癌恶性表型相关分子群的发现及其序贯预防策略的建立和应用》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成果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西京消化病医院院长樊代明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经过18年艰辛探索,在胃癌研究及预防领域获得的重大创新成果,填补了国内外医学界在此领域系统化研究的空白,为人类战胜胃癌恶魔筑起了坚实的堤坝。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数胃癌一经诊断即为晚期,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晚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不足10%。控制肿瘤重在预防,肿瘤的预防包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二级预防(“三早”预防)和三级预防(治疗失败的预防),而胃癌在全世界都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

    1989年初,樊代明院士率领他的科研团队开始对胃癌恶性表型相关分子进行潜心研究,并且与香港大学同行密切合作,历经18载艰辛探索,他们发现了调控胃癌凋亡、增殖和耐药等表型的5个分子群,证实了根除幽门螺杆菌有助于预防胃癌发生,研究了非甾体类抗炎药对预防胃癌发生的作用及机制,探讨了胃癌特异性抗原MG7Ag对早期胃癌预警的价值,探索了胃癌多药耐药的发生机制及逆转途径,确立了“根除幽门螺杆菌、应用非甾体类抗炎、检测MG7Ag和逆转多药耐药”的胃癌"三级四步"序贯预防策略。该研究成果创下了国际上“五个首次”:一是在国际上首次系统研究了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影响其生物学行为的分子及其作用机制,制定了胃癌"三级四步"的系列序贯预防策略,为降低胃癌发生率和死亡率提供了有效途径;二是首次证明根除幽门螺杆菌可减少人群37%胃癌的发生,可完全防止无癌前病变人群胃癌的发生,首次证实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病原因素,可作为一级预防的靶点;三是首次系统研究了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24037例患者发生胃癌的情况,证实了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胃癌发生有化学预防的作用,能够促进胃癌细胞的凋亡,其靶分子有促进胃癌血管生成、增殖和抑制凋亡的作用;四是首次证明胃癌特异性抗原MG7Ag在胃癌诊断方面有理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对3400例长达10年的人群大规模前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MG7Ag对胃癌癌前病变的癌变有预警作用,在胃癌二级预防中作用显著;五是首次筛选到114个与胃癌多药耐药关系密切的分子,阐明了PrPc、ZNRD1、CacyBp等14个重要分子在胃癌MDR中的作用及机制,研制成功具有逆转胃癌MDR作用的4个单抗和8个拮抗肽,为胃癌化疗耐药的三级预防奠定了基础。

    该研究结果成为国内外5个诊治共识的制定依据,引领了胃癌的研究方向,提高了我国在胃癌预防领域的国际地位。该成果已在3 个胃癌高发区进行了长达10年的应用,在全国近2 万名医务工作者中进行了普及,推动了消化病学领域的科技进步,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出了贡献,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益。

    该项目在国家“863计划”、“97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基金”、香港“RGC基金”等资助下,先后在JAMA 等国际期刊发表论著125 篇,被SCI 论文引用1098 次,出版专著18部,获国家发明专利3 项,涌现出了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长江学者、3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一批优秀人才。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