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花甲状元”的非功利读书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花甲状元 2010-11-18 10:43:21
李文超,1942年出生,重庆市丰都县人。2001年,时年59岁的他退休后参加了当年高考,获得全国大龄考生第一名,被网友称为“花甲状元”,贵州师范大学将其破格录取。本科毕业后,他又连续5年旁听研究生课程。近日,李文超赴京到北大和清华旁听博士生课程。

 

“花甲状元”李文超


  李文超,1942年出生,重庆市丰都县人。2001年,时年59岁的他退休后参加了当年高考,获得全国大龄考生第一名,被网友称为“花甲状元”,贵州师范大学将其破格录取。本科毕业后,他又连续5年旁听研究生课程。近日,李文超赴京到北大和清华旁听博士生课程。他说:我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汲取知识。

  年轻人中,有多少人能如李文超这样,做到不在乎读书所带来的学历提升、命运转变这些功利价值?读书本有双重价值,一是非功利的完善自我价值,二是功利的从中获得教育回报的价值——教育经济学有一个概念是“教育回报率”,就是以每多求学一年的收入增加幅度进行计算。但近年来,教育回报被公众关注过度,而读书完善自我的价值,却几乎被公众遗忘。随之,读书的价值也在逐渐迷失。典型的表现有三,一是当发现读书无法带来功利的回报之后,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这在我国的一些不发达地区已经出现;二是只关注读书求学所能获得的“学历”、“身份”,而不在乎具体的教育内容;三是在关注具体教育内容时,在乎“有用”之学,即一些工具课程、技能教育、职业训练,却不关注“无用”的人文、社科等通识课程。所以在现实中,目前“学历社会”与“读书无用论”并存、“教育重要”与“教育空心化”同在,大学变为职业培训所,直接服务于学生找饭碗且以此作为教育成功的重要指标。

  李文超的经历与选择确实难以复制,但却在功利的教育环境中,闪现出非功利教育的光芒。我们当然不是希望读书的价值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只是必须看到,当读书的功利价值与非功利价值形成平衡,我国的教育观与人才观,才可能走向成熟与合理。 (冰启)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