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届易观移动互联网年会上,易观国际分析师方丽表示,截至2010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2.14亿,市场规模达237亿元。相比2009年上半年的180亿元,环比增长31.67%
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来说,2010年或许是一个有着标志性意义的年份。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届易观移动互联网年会上,易观国际分析师方丽表示,截至2010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2.14亿,市场规模达237亿元。相比2009年上半年的180亿元,环比增长31.67%,预计2010年全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收入规模将达633亿元。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在2010年迈上新台阶。厂商的竞争将会全面展开,整个产业链也会呈现复杂的局面。”方丽说。
从缓增到爆发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历史可以上溯到2002年。当时,互联网在经历了短暂的“冬天”后开始高速发展,中国移动也在此时推出移动梦网,通过与服务提供商(SP)合作的方式,推出WAP等信息整合服务。
然而在最初几年,无论是用户数还是收入规模,移动互联网并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
“中国移动互联网前期以运营商为主导,是封闭式的,而且当时网络基础不完善,硬件基础也不够丰富,所以发展速度不是很快。”方丽说。
2007年以后,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成熟,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开始提速。根据易观国际公布的数据,2008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突破1亿,而2009年则翻了一番,达到2亿。包括门户、搜索、电子商务在内的各种类型的互联网企业纷纷进驻这一领域,他们的加入也推动市场更快速地发展。而2009年3G商用更是为移动互联网市场奠定了良好的网络基础。
“从2007年到2009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迅速起步的阶段,企业纷纷开始布局。”方丽说。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相关应用快速发展,平板电脑、电子书等移动互联终端产品的影响力和用户数也在日益扩大。同时,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身份也在发生变化。
“比如中国移动,它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布局已不仅仅在传输层,同时也陆续涉及终端、运营层及应用层。由此我们看到,产业链各环节的厂商已不局限在自有环节展开布局,而是向产业链的上游、下游延伸,呈现全面布局的特点。”方丽说。
而在3G门户总裁张向东看来,2010年无疑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爆发的元年。“这个时间点确定无疑,接下来的事情是我们自己去描绘未来。这一年很重要。”张向东说。 [page]
能否超越桌面互联网?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业界开始热衷于将其和传统的互联网——桌面互联网进行比较。
创新工厂创始合伙人汪华将桌面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概括为3个阶段,基础应用、娱乐和商务,他认为,移动互联网只需花3年时间就可以把桌面互联网10年的路走完。
“今年可能是基础工具,明年手机娱乐、沟通这些工具会非常成熟,而后年,电子商务、广告及消费应用将取得长足进展。”汪华说。
4399董事长、天使投资人蔡文胜则认为,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终端,与桌面互联终端——PC相比,有着可随时定位、拍照更方便、与人的结合更紧密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4月12日,摩根斯坦利在一份名为《互联网趋势》(Internet Trends)的报告中指出,5年之内移动互联网将超越传统互联网。就国内市场而言,在用户数方面,二者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2010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3.84亿。受3G业务开展的影响,我国手机网民数量迅速增长,规模已达2.33亿,占整体网民的60.8%。
而在7月15日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这一比例则上升到66.0%。报告数据显示,网民总体规模达到4.2亿,手机网民规模则达到了2.77亿。
但就产业成熟度和市场规模而言,二者的差距仍比较明显。
据易观国际预测,2010年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33亿元。而据艾瑞咨询统计,2009年中国网络经济规模就已达到743亿元,2010年则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
方丽认为,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市场尚未成熟,也未诞生腾讯、阿里巴巴等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联想集团副总裁韦卫也认为,移动互联网在用户体验、应用服务和生态环境方面尚须进一步提升。
“3年之后,手机的访问量和用户数量有可能超过传统互联网,但产业规模还差得远。”张向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