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打“硬仗”的建筑“铁军”
本报记者 马爱平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研行
有这样一支队伍,被称为建筑业的“铁军”。他们不分四季、不分昼夜,用双手和智慧浇筑起一栋栋楼房、一座座冶炼厂、一条条高速公路,他们的“战场”在工地,他们就是中国十五冶金建设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十五冶)。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工人迅速成为一支庞大的队伍,建筑企业创造的中国速度给城市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南征北战的“铁军”
8月20日,湖北省黄石市迎来了60周年庆典和首届国际矿冶旅游文化节。新建成的谈家山立交桥如同含苞待放的新娘迎接着各方来客。它西跨武黄铁路支线,连接沿湖路、磁湖路,成为连接黄石市区和黄金山工业新区的快速通道。
这一天,站在立交桥上的中国十五冶董事长、总经理马文洲露出了自豪的笑容。连续9个月,这里每日有近800名施工人员同时交叉作业,日夜加班,挥汗如雨。每到夜晚,这里都灯火通明。开工是在去年冬天,寒风凛冽而刺骨;而进入今年7月,黄石的气温则变得酷暑难挨,工地上地面温度常常超过40℃,站在工地上几分钟,已经是浑身湿透,难以想象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工人是如何度过的。
马文洲已经数不清他们打过多少“硬仗”了。1953年中国十五冶在湖南长沙成立,为了支援鄂东矿山建设,12年后迁到湖北黄石。在黄石,他们不仅建设了铜山口矿、丰山铜矿、铜录山矿、大冶铁矿等矿山,还建设了大冶有色冶炼厂、大冶钢厂、华新水泥厂、黄石东贝集团、湖北美尔雅集团等市重点企业,黄石市体育馆、月亮山电视塔、火车站人防工程等城市公用设施都留下过他们的身影。
57年间,一代代十五冶人不仅仅建设了黄石,他们的施工地点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00多个县市,甚至走出国门延伸到海外16个国家。而这些建设常常是时间紧、任务重的“难啃”项目。
8月2日,河北沧州黄骅港,为保证中宝滨海镍业年产8万吨镍铁项目9月30日点火试车,十五冶建筑工人正在加班加点工作。这个项目是中钢集团在渤海新区建设中国镍都的战略性起点。整条生产线从乌克兰引进世界最先进红土矿生产工艺,主体设备为两台48MVA矿热炉,每台重达1300多吨,为目前全国最大的红土矿矿热炉,在镍铁冶炼行业技术先进性属全国首位。中宝滨海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建男说:“十五冶创造了建设史上的奇迹。”
“这里有6家承建单位,十五冶七公司所接工程为厂区粗镍铁熔炼和精炼车间建安工程主体以及配套设施、工艺设备安装工程,共计16个子项,是整个项目最大的标段。他们进场最晚、任务最重、施工难度最大,却是进度最快的一家。”周建男说。
弥久而新的“铁军”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建筑行业,中国十五冶立下过赫赫战功:建成各类大中型项目400多个;建设湖南铅锌基地、湖北大冶铜基地、江西铜基地、安徽铜陵铜基地和山东祥光铜基地;建成电厂80余座,水泥生产线百余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00多公里。
荣耀的背后,是十五冶57年来始终如一贯彻“今天的质量和服务就是明天的市场”的理念,和发扬“开得动、打得响、过得硬”的精神。
在闯荡市场经济过程中,中国十五冶总是冲锋在改革的第一线。1992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放开经营的若干措施》。1994年,他们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树立名牌战略,外拓市场,迈出冶炼圈子。承建了武汉阳逻电厂、湖北黄冈田镇水泥厂、广深高速公路等工程,攻入能源、建材、交通、化工、机电安装、民建等领域,企业进入多渠道发展。
中国十五冶成绩喜人,产值从1953年的399万元跃升到2005年的18亿元,2006年海外工程合同值8亿元,2007年达40亿元。2006年公司完成总产值23亿元,2007年上半年完成产值17.7亿元。
2007年6月30日,中国十五冶在提前3年完成“十一五”时期主要经济指标的前提下,召开大战180天动员会,开展“解放思想、加快发展、争创一流”的大讨论。员工的热情空前高涨,冷静思考如何能科学发展。经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方式,中国十五冶形成了3年滚动发展规划,提出要把公司建设成为以建筑业为主,房地产业、矿业和贸易业竞相发展的,多元化、国际化、人性化的管理技术密集型现代化集团公司。
侠骨柔情的“铁军”
在改革的过程中,党员干部发挥了不可小视的作用,谱写了“创先争优”的新风尚。
“针对项目点多面广、党员流动分散的实际情况,我们把支部建在项目上,实现党组织工作覆盖面和党员教育管理覆盖面均达到100%,分布在海内外13个国家的1355名党员,没有任何党员游离在组织之外。”中国十五冶党委书记汪鹏云说,“党委每年组织人员送‘课’送工地,或通过网络培训党员。尽管党员分布在海外12个国家,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60多个市县,每年公司党员、干部参学率仍然达到了100%”。
新的时代,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中国十五冶在不断摸索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我们创新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首先全面推行亲情文化管理。党委成员到基层项目部调研和检查工作时,都要与项目班子成员谈心,召开青年员工座谈会,听取意见,帮助解决困难。每年元旦、春节期间,我们组织出国人员家属召开座谈会,摄制出国员工家属、机关员工向国外员工的拜年录像传到国外项目部让员工观看;我们还广泛开展‘三必访’、‘五必谈’活动。‘三必访’是指员工住院和病休时要走访,员工长辈、爱人来公司探亲时要走访,员工遇到思想、工作、生活上的问题时要走访。‘五必谈’即对管理有抵触者必谈,对思想情绪有波动者必谈,对员工之间有矛盾者必谈,对出现违章违纪者必谈,对员工职务升降者必谈。”汪鹏云说。
生日送祝福活动、“家书联心”活动、企业文化体系知识竞赛、“求精求效从我做起”演讲比赛、项目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
一项项活动,一个个制度,每个党员都力争成为一面旗帜、一座桥梁温暖关爱着每一位员工和每一个家庭。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