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西安财经学院全方位多层次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西安多层次思想政治 2010-07-11 17:23:04
近年来,西安财经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坚持育人为本,积极探索创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多层次搭建育人平台,构筑了以课堂教学、服务指导、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互动为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西安财经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坚持育人为本,积极探索创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多层次搭建育人平台,构筑了以课堂教学、服务指导、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互动为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体系,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学工部门组织协调,其他部门各负其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主要做法有:
    一是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党课教育模式,完善课堂教学平台。西安财经学院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党课教育为重点,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改革与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党课教育模式。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面,该院从战略全局高度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先地位,优先安排教学计划,保证课时;坚持小班授课,鼓励教师采用专题式、体验式、案例式、启导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辅助以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式;突出教学过程中的“结合点”和“情感点”两个关节点,了解学生、关心学生,耐心解答学生问题,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活动中的认知和情感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学效果。建立健全人、财、物相对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机构,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凝练研究方向,打造学术团队,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所属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申报工作,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最受欢迎和终身受益的课程。
    在党课教育方面,该院充分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把大学生个性特点作为党课教育创新的切入点,把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作为党课教育创新的落脚点。在教学内容设置上,除做好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外,引进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及国情教育,增加公民道德、情感道德和消费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教育方法上,将理论灌输、专题报告、调查研究、经验交流、演讲比赛、影视教育等有机结合,积极促进党课教育从理论解释宣讲向理论实际运用的转变,指导大学生运用党的理论和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党课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积极探索建立党课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的长效机制。
    二是促进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方式紧密结合,建设服务指导平台。西安财经学院坚持以人为本,采取传统教育和现代网络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精心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及扶困助学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该院以“助人、自助、互助”为工作理念,坚持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工作,进一步完善校—院—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提高业务能力;组织学生自编自导《青春无悔》话剧,开展Soulspa之每日心理等活动,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和干预机制,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现场咨询和网络咨询辅导,为学生提供经常化的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消除成长中的困难和烦扰。
    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中,该院按照“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学生学业就业”的工作宗旨,将就业指导纳入“两课”教学计划,作为全校性必修课程;加强就业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就业指导人员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培训教育;坚持开办“就业创业大讲堂”,邀请知名专家作就业创业辅导讲座,引导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设立“就业专题网”,定期采用现场咨询答疑、模拟人才招聘会、职业测评等方式,全方位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辅导训练,将就业指导教育贯穿学生学习生活的始终。
    在济困助学方面,把“济困意在助学,扶弱更为励志”作为济困助学的中心思想,统筹规划,逐步形成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包括国家助学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勤工助学、特困补助、临时补助、绿色通道、减免学费、社会资助等在内的全方位、多元化贫困生资助体系。五年来,全院获得助学金学生5412人,总金额954万元;获得国家奖学金28人,总金额224万元;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470人,总金额235万元;资助灾区学生323名,减免学费130.5万元,发放生活补助19.38万元,有效缓解了贫困生和灾区学生生活压力,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是拓展志愿服务与“三下乡”实践内涵,夯实社会实践平台。西安财经学院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不断拓展志愿服务内涵,逐步形成了系列有影响的志愿服务品牌活动。经济学院坚持开展“感恩于心,回报于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参与公益事业;统计学院坚持在秦岭山区小学义务支教,受到当地群众好评;管理学院志愿者经常到敬老院陪孤寡老人聊天,整理房间,打扫卫生,为老人送去精神关怀和慰藉;信息学院计算机维修小分队,定期为学校周边群众上门开展计算机维修服务,利用专业优势奉献爱心;文法学院组建受过专门培训的爱心志愿队,关注残疾人中的智障群体,开展“阳光助残”活动,受到《西安晚报》、省电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被共青团中央、中国残联授予全国“百万青年志愿者助残行动”先进集体。
    此外,该院还坚持按照“受教育、增知识、长才干”的基本要求,不断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功能,在建立健全长期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设立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专项课题,划拨足额经费用于调查研究,通过开展“校村挂钩”等主题实践活动,积极促进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理论学习相结合,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国情省情,传播科技和先进文化,增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意识,促进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该院多次被中宣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授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四是发挥学生社团与品牌文化引领作用,丰富校园文化平台。西安财经学院充分认识学生社团在学生素质拓展及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按照“积极扶持、繁荣发展、加强管理”的原则,大力加强学生社团建设,逐步形成了涵盖理论学习、学术科技、公益实践、体育艺术、人文教育等各类别的协调发展的学生社团建设格局。积极引导学生社团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按照“弘扬主旋律、立足高品位、坚持思想性、扩大参与面”的原则,自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精品活动项目,引领和推动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全面发展。目前,该院依托学生社团,推出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电影文化节、英语文化节、女生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已成为有较大影响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项目,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学生社团发挥自身优势,自主开展的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校园之星”风采大赛、模拟招聘大赛、flash网页设计大赛等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贴近实际、贴近校园、贴近学生,引起学生广泛参与;学生社团自筹经费创办的《蓝风铃文学报》、《晨风》、《区域财经论坛》、《管理论丛》、《经济新视野》、《管理学苑报》等刊物,已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学生社团及校园精品文化的引领下,该院校园文化活动成效显著,学生2010年获全国首届“联盟杯”大学生动物保护辩论赛冠军,并在数学建模、英语大赛、科技大赛、创业大赛等各类竞赛中多次获得全国、省、部级奖项;大学生科技协会、蓝风铃文学社荣获陕西省优秀学生社团;大学生足球队进入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决赛四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已成为学院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五是促进教学相长与网络文化建设,搭建网络互动平台。西安财经学院努力发掘教育新资源,探索育人新途径,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致化水平。近年来,该院累计投资2162万元建成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的校园网络。依托校园网络,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开通“西财教育在线”、“英语在线”、“财务管理教学网站”等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络教学计划答疑、辅导;有计划地引进大量具有较高权威性并适合学校教学特点的网络课程、精品课程资源,开设网络必修和选修课程,为师生教学提供互动平台;开设“网上报告厅”,包含千秋史话、 中华历史五千年、 世纪中国、 世纪大讲堂、大国崛起等大型纪录片、系列学术报告及名片名著等,正面引导学生,牢牢把握网络教育主动权;开通书记校长信箱、辅导员工作交流QQ群,畅通学生与学校沟通渠道,快捷高效地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办BBS,建立“西财大学生在线论坛”,利用实名管理机制,及时掌握网上舆情,引导网上舆论,为广大学生提供思想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阵地;整合并开发“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系统、网上就业信息系统、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后勤校园卡系统”等7个管理系统,有效发挥网络传播的快捷与方便作用,实现师生沟通交互化;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网站设置“网上党校、网上团校、理论辅导、时事政策、交流园地”等,融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形成了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合力。通过几年实践,网络互动平台已成为学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