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西部明天更美好:党中央关心西部大开发纪实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党中央西部大开发 2010-07-06 08:28:05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甘肃的铁路建设以兰渝铁路为标志,进入了黄金期。图为7月3日,在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2标的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隧道内的TBM设备上作业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甘肃的铁路建设以兰渝铁路为标志,进入了黄金期。图为7月3日,在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2标的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隧道内的TBM设备上作业。   新华社记者 高健钧摄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春风几万里,吹绿玉门关。

  当历史的巨轮驶入2010年,西部大开发迎来第十个年头。从苍山洱海,到玉门昆仑,广袤的西部,一片生机盎然。

  10年来,党中央始终把西部大开发摆在重要战略位置,总体谋划、全面部署、加快推进。西部地区进入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社会进步最显著、人民生活改善最快速的发展期。

  山河锦绣,见证昨日辉煌;继往开来,抒写华彩篇章。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胡锦涛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庄严号召:“要奋力将西部大开发推向深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高瞻远瞩、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的重大决策

  ——改革开放大潮中的西部地区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历史新画卷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辽阔的西部,曾经是中华大地恬适、富庶之乡。这里孕育出璀璨夺目的秦汉文明、盛唐气象,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文化奇迹。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方面原因,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出现了较大差距。

  欲发展中国,须发展西部。担当着民族复兴重任的中国共产党人,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

  1956年,毛泽东同志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出发,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要处理好沿海和内地的关系,平衡工业布局,大力发展内地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一五”“二五”“三五”时期,国家集中力量在西部地区布局了一批钢铁、煤炭、电力、机械等重大项目,组织了大规模农业开发,西部地区长期贫困落后状况开始改变。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向中国大地之时,东部沿海地区得风气之先,发展龙腾虎跃,一马当先。此时,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关心东部地区发展的同时,始终牵挂着中西部地区发展。1988年,他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部地区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西部地区的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发展农业,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西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积累,西部地区通过艰苦奋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济实力不断增强。1978年西南西北9省区地区生产总值为558亿元,而1999年西部10省区市为1535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78年为251元,1999年增加到4171元。西部地区也形成了钢铁、有色金属、机械电子、航空航天等门类齐全、实力较为雄厚的工业体系。

  当新世纪的曙光东方初露之时,中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并准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面临着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

  尽管此时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取得巨大成就,但从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来说,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差异仍然较大。从1979年至1999年,东部地区经济总量平均增长7.8倍,翻了近三番,而西部地区仅增长5.7倍。西部12个省区市中有9个收不抵支。

  1999年3月3日,北京春寒料峭。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江泽民同志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西部地区那么大,占全国国土面积一半以上,但大部分处于未开发或荒漠化状态。西部地区迟早是要大开发的,不开发,我们怎么实现全国的现代化?中国怎么能成为经济强国?这是我们发展的大战略、大思路。他要求有关部门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步骤、政策、办法和组织形式。

  随后,当时的国家计委相继召开了4个座谈会,分别听取部门、地方、专家对西部大开发的意见和建议,围绕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就西部大开发的目标、任务、方式、政策进行探讨。

  6月17日,古城西安。江泽民在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系统阐述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他提出,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对于推进全国的改革和建设,对于保持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意义。加快开发西部地区,从现在起,这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最后,他坚定地说,我们要下决心通过几十年乃至整个下世纪的艰苦努力,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

  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决策,提上了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

  9月,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00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转发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初步设想的汇报〉的通知》。这一文件成为指导西部大开发的纲领性文件。

  1月1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成立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的决定》。1月19日,国务院在京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研究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7月26日,国务院召开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座谈会。10月26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这一年,西部地区开启了发展新进程。国家政策、投入向西部地区倾斜,创业者进军西部热土,西部广大干部群众涌动热情,全国各地鼎力相助,西部大开发战略隆重拉开了序幕。

  西部大开发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大战略、大思路,必须通盘考虑,统筹安排。2002年4月、5月,江泽民分别在西安和重庆召开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对西部大开发实施两年多的情况进行总结,并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

  他指出,推进西部大开发,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坚持改革创新,形成能够有力推动发展的充满活力的体制和机制。要坚持为民谋利,使各族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要坚持大局观点,集中力量解决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的问题。

  支持西部大开发、服务西部大开发……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启动,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全国树立一盘棋思想,西部大开发扬帆奋进。

  全国人大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报告,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完备的法制保障,更好为西部大开发服务。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多次围绕西部大开发专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并提出意见。

  全国政协组织全国政协常委、委员就西部大开发问题谏言献策,并组织委员们组成西部大开发考察团,围绕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到西部地区深入调研考察,并提出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西部地区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

  ——以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为标志,西部大开发战略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先行建设,适当超前,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以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六大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为标志,将生态环保作为切入点,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逐步改观。

  ——以能源及化学工业、优势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业、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旅游产业等六大产业为特色,西部地区将资源优势成功转化为经济优势,逐步形成不可替代的特色优势产业。

  ……

  到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近3年,开发的思路和方式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绩。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不断提高西部大开发水平,使西部大开发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不断前进。

  胡锦涛强调,实践证明,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和指导方针是正确的。继续实施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分紧要。中央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扶持政策不会改变,支持力度不会减弱。

  2003年1月,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农业部召开退牧还草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面启动退牧还草工程。2004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召开国务院西部开发工作会议,出台一系列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新政策。2004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完善退耕还林粮食补助办法的通知。

  ……

  一次次重要会议,一个个务实举措,有力推动着西部大开发向纵深发展。

  新时期新情况,需要有新观念新思路。2005年,西部大开发迎来了5周年。胡锦涛总书记就西部大开发作出重要指示: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转变观念,着力深化体制改革,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大解决“三农”问题工作力度,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紧紧依靠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奋发图强,坚定不移把西部大开发继续推向前进。

  在西部大开发的每个重要阶段,每个关键节点,中央方针政策始终给予领航,成为西部大开发纵深推进的根本指导。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西部大开发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

  从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到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从解决群众饮水、用电、道路、通信困难到建设农村公共卫生、教育体系,从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到规划开发空间布局……西部大开发之路更加清晰,科学发展主线日益突出。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策,似如椽巨笔,勾画了西部地区发展的美好蓝图。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似如雷重锤,奏响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雄浑鼓点。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造福西部亿万人民的坚定行动

  ——西部大开发继续向前推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家住四川仪陇县日兴镇白塔村村民黄泽兴,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身有残疾。近20年来,平时吃水,要请人从1公里以外的沟坝里挑,每次要付1元钱,一个月下来得花30多元。仪陇县是有名的缺水县,像白塔村这样的缺水村,全县就有156个。

  2004年1月11日,当在一份材料中了解到这一情况,胡锦涛总书记十分关心,当即作出指示,要求切实帮助老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

  在总书记关怀下,仅半年时间,白塔村就建起了3个集中供水站,4处大口井——黄泽兴和村民们用上了做梦都不敢想的“自来水”。

  8月14日,正在四川考察工作的胡锦涛总书记不顾山路崎岖,沟深坡陡,乘车专程来到白塔村,同老乡拉家常,实地察看饮水情况。“了解到你们饮水困难,我们很揪心!”胡锦涛对村民们说:“虽然在北京,但一直惦记着你们!这次就是特地来看一看。”

  当了解到当地已开展人饮工程大会战、近3万名最缺水群众饮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时,总书记十分欣慰,叮嘱当地干部,“一定要使这些地区的群众尽快过上小康生活!”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内容。让西部地区老百姓过上富足舒心的日子,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题中之义。这些年来,西部地区民生工程迅速推进,百姓生活越过越好。

  胡锦涛总书记曾长期在西部地区工作,对西部地区怀有深厚感情。内蒙古、陕西、贵州、青海、云南、新疆、甘肃、四川、宁夏……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先后20多次深入西部地区考察。每年全国两会,他总要专门到西部地区省区市代表团同代表们座谈,共商西部发展大计。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

  2006年7月1日,是一个让世界瞩目的日子。这一天,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青藏铁路沿线时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努力推动西部大开发不断取得新进展,更好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像青藏铁路一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上百个重点工程陆续开工,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大批标志性工程陆续建成,成为我国西部广袤土地上的新地标,无一不在深刻改变着西部地区的面貌,标注着西部大开发10年不平凡的奋斗历程。

  改善干旱少雨、沙漠肆虐、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恶劣环境,西部大开发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特殊地位。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都赋予了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任务。

  中央明确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顶风沙,走荒漠,登沙丘……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深入西部环境恶劣的地区考察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2007年4月在宁夏考察时,他强调指出,“要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抓紧抓好。”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绿色不断延伸,生态屏障建设正使西部地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退耕还林累计实施4亿亩,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累计完成治理1.27亿亩,西部地区生态屏障得以巩固。

  如何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西部地区经济走出一条新路子,是党中央十分关心的课题。

  2003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看到这里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进步等取得了新的成绩,十分高兴。他说,欠发达地区要善于从本地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科学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培育和发展既具有市场竞争力又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和产品,培育和壮大特色经济。

  能源及化学工业、优势矿产、装备制造、特色农牧业、旅游产业……10年中,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西部地区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这些特色优势产业,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加速发展的引擎,成为西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有力支撑。成渝、关中—天水、北部湾等重点经济区,正加快形成引领和带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

  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中国经济带来严重冲击。胡锦涛总书记心系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多次到西部地区考察,深入企业、社区、农村和基础设施建设工地,同广大干部群众共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更好发展的良策。

  在全面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中,党中央继续坚定不移推进西部大开发。中央扩大内需投资43%以上投向西部地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振兴、技术创新和灾后重建等领域,并且带动了地方和社会资金投入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表现比预期的要好,经济增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成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

  民族团结是做好西部大开发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2009年8月25日,正在新疆考察工作的胡锦涛在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部大会时明确指出,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方针,也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

  2010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推进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战略部署。会议还对加快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201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工作要求,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战略部署。

  随着政策有力推进、措施贯彻落实,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全得到进一步巩固,各族人民也得到更多实惠。

  在党中央关心下,经过10年不懈努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社会事业和人才开发得到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2000年至2009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66万亿元增加到6.69万亿元,年均增长12%,高于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增速。财政收入由1127亿元增加到6055亿元,年均增长近20%;固定资产投资由6111亿元增加到49662亿元,年均增长22.9%。

  ——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2000年至2009年累计新开工重点工程120项,投资总规模超过2万亿元。新增公路通车里程超过9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超过1.6万公里;新增铁路营业里程1万多公里;民用机场达到81个,占全国机场总数的49%。重大水利、能源、通信设施建设也全面推进。

  ——保障改善民生成效显著。西部地区教育、就业、医疗、文化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9年至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4%和8.9%。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积极进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已有20万家东部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创业,投资总额超过2.2万亿元。1999年至2009年,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9%,高于东部地区1.1个百分点。改革开放成为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动力。

  西部大开发不仅有力促进了西部地区发展,也为全国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西部地区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奋力将西部大开发推向深入

  ——西部地区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10年,西部大开发取得重大成就,但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西部地区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

  2010年,“十一五”规划结束之年,在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上,“十二五”谋篇布局,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加紧迫。今后10年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时期,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面向未来,如何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进行周密部署。

  2010年早春三月,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工作。

  3天的行程,总书记在银川、吴忠、石嘴山等地一路风尘仆仆,就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胡锦涛指出,经过10年不懈努力,西部大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过去的10年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10年,也是西部地区对国家贡献最突出的10年。这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是非常正确的,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卓有成效的。

  胡锦涛强调,西部大开发第一个10年取得了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二个10年将成为承前启后、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中央将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方针、作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体现项目倾斜,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我国发展开拓新的广阔空间。

  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之际,吴邦国来到四川。他希望四川抓住西部大开发、灾后恢复重建和中央支持四省藏区发展的重大机遇,努力在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走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前列。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温家宝在陕西考察时指出,要继续坚持西部大开发战略不动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现城乡统筹和地区协调发展,拓展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把西部大开发提高到新的水平。

  贾庆林在云南调研时指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更好造福各族人民群众。

  李长春在四川考察时指出,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着力点,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鲜明西部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习近平在广西调研时强调,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切实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李克强在云南考察时指出,要在扩大开放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贺国强在四川考察时希望,西部地区切实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来抓。

  周永康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把进一步改善民生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安宁的好局面。

  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今年4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七大政策措施。

  5月28日,胡锦涛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

  方向更加明确——今后,我国将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支持,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任务更加突出——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更加注重优化区域布局,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

  措施更加有力——西部地区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应该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从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价格、生态建设、人才、帮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体现项目倾斜。

  战略高度的思考,前所未有的力度——党中央对下一个10年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表明,随着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大政方针的落实,西部地区的未来必定更加美好。

  可以预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特色优势产业、科技事业、人才资源开发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西部地区发展的优先领域。同时,中央将继续帮助西部地区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积极发展文化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展望未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祖国西部地区必将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记者赵承、张旭东、郑晓奕、刘铮、江国成)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