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要先“体检”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就业大学生 2010-06-06 16:42:47
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来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30年前是用人单位掉着眼泪要不着人,现在是学生掉着眼泪找不到工作。”中国就业促进会、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会长任占忠分析

  本报记者  赵雪

  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来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30年前是用人单位掉着眼泪要不着人,现在是学生掉着眼泪找不到工作。”中国就业促进会、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会长任占忠分析,“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已经达到630万,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到2020年大学毕业生还要再增加200万,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将在今后10年内长期存在。”

  为解决这一难题,教育界和学界曾经提出过调整产业结构,按经济分布状况调整高校布局、专业设制、招生结构,改革教学方式,加强职业规划及求职服务等诸多解决方案。

  但是高考志愿填报的理由是什么?毕业生的就业分布情况与月薪状况如何?失业与高校专业预警机制的关系是什么?毕业生的工作能力与掌握的核心知识,是否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我国振兴产业需求与专业的对应关系是什么等诸多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问题,都因没有客观、全面的基础数据库支持,而无法进行解答,致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至今仍无实际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先要使用抽血化验、照X光等手段进行体检,然后再根据数据诊断出病人得的是什么病,最后才能对症下药进行治疗。”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研究所教授岳昌君解释,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长期跟踪调查并建立完整、客观的数据库来回答上述问题,“做的就是‘体检’工作。”

  “北京大学自1998年就开始关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对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专业匹配性等内容做了大量研究,累积了部分本校应届毕业的就业状况数据,但是因为成本太高,而根本无法完成海量的数据收集,这也是所有高校及政府面临的难题。因此,我们一直希望由第三方社会研究机构来做这件事。”岳昌君介绍。

  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早在十几年前,德、美等国家就开始由第三方机构,借助统计学与劳动经济学体系,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常态分析研究,建立数据库向社会发布数据,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完备的高校专业预警及社会就业预警机制,以使教育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现在这一研究方法,在国内也已经开展了。

  几年前,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王伯庆将这一方法引进到国内,成立了一个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已经连续4年将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常态数据,定期免费向社会发布,并在去年及今年,相继向社会发布当年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受到高校的普遍欢迎。

  “我们使用的是自已研制的、适合国情的研究系统,建立的是全国范围的数据库,其中包括各区域及各省、市。”王伯庆说。“这些数据,基本回答了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产生的众多原因,对将来改变教育结构,实现以就业结果评价为重要依据的高校管理过程控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中华职业教育社副总干事陈光解释。

  “但是由于我国开展这项研究的时间还不够长,数据库还需要进行长期的积累。”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姜大源说,目前,数据库中还缺乏企业提供的数据以及研究生和终身教育数据。对此,王伯庆解释,目前麦可思研究院正在准备进行这些方面的研究,以使数据库更加丰富。

  任占忠表示:“下一步,中国就业促进会将以此数据库为基础,与政府及相关研究机构联合,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共同进行‘诊断’和‘治疗’。”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