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我国成为入选“非遗”名录最多国家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名录我国国家 2010-06-03 09:14:00
今天上午,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的情况。目前,我国已经有26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3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报北京6月2日电(记者游雪晴)今天上午,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的情况。目前,我国已经有26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3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世界上入选代表作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据王文章介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展开,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由以往单项的选择性的项目保护,逐步走向全国整体性、系统性的全面保护阶段;保护内容从原来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民族民间艺术,拓展到目前包括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门类,内涵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全面。

  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有近87万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国务院先后公布了两批共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第三批国家级名录推荐项目正在进行公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也公布了710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命名了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目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88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332名;命名了闽南文化、徽州文化、热贡文化、羌族文化、客家文化(梅州)、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6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王文章认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些地方缺乏科学保护意识,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出现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王文章强调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以科学的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务之急。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