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心理教育比危机干预更重要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心理教育危机 2010-05-27 15:09:42
一项面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调查显示,20.3%的受访大学生有心理问题。“郁闷”、“变态”成为学生们的口头禅。大学生怎么了?当自杀、失踪、退学等现象屡见不鲜的时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项面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调查显示,20.3%的受访大学生有心理问题。“郁闷”、“变态”成为学生们的口头禅。大学生怎么了?当自杀、失踪、退学等现象屡见不鲜的时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关专家指出,“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脆弱,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普遍还是比较积极的。”

    中国农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主任施钢10年来一直坚持对该校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他认为,对于社会舆论显示大学生心理问题比例不断“上升”的现象,不是绝对值的问题,而是民众对大学生及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度在提高,对心理卫生问题的关注度也在提高。其实,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主流是健康的。

    施钢指出,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压力太大,承担太多,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帆风顺,以及独生子女时代造成的幼年缺乏同龄人陪伴等客观因素铸成了今天大学生独有的心理特点。无论是环境适应不良引发的情绪不良,还是人际关系紧张、主观感受压力大带来的情绪障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今天的孩子接受挫折教育不够。之所以在大学期间突然爆发,施钢认为,这与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对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关注少直接相关。对心理健康的忽视形成一个累积过程,从幼儿园到高中都处在升学的过程中,由于心理品质引发的问题到了大学这一开放的教育环境中会更易爆发。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常务副主任聂振伟指出,很多大学生并不是自身心理健康真的有问题,而是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差,缺乏科学应对心理问题的技能。但这种小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长期积累,就可能会在学生心中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因此,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比心理危机干预更重要。开展心理健康素质教育不是给学生“治病”,而是帮助学生“自愈”,解决其在成长过程中共性的心理困扰或问题,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

    专家指出,开展心理健康素质教育首先是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并让学生树立“必要的心理求助是强者的行为”的理念,而不要把去心理机构求助看作是有心理问题或已患精神疾病。其次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如开设必修课或各种形式的活动课,向学生普及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应对心理危机的技能。

    5月25日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据了解,近年来每到此时,国内各大高等院校都会组织丰富多样的宣教及心智拓展活动,心理素质教育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所重视。(本报记者 汤雷)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