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户县葡萄让农民品出精彩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户县民品葡萄 2009-11-13 09:47:39
秦岭北麓的太平河畔,唐代诗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诗句流传千古。现在,面对扑面而来的现代农业技术浪潮,这里的群众学会了在耕作多年的土地上做新文章,其中,蓬勃发展的葡萄产业,成为户县农业中的一朵奇葩。

户县寺北村农民在葡萄园里精耕细作,防治病虫害。记者张波摄

终南山下,葡萄之乡草堂镇葡萄园一望无际。记者张波摄

  秦岭北麓的太平河畔,唐代诗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诗句流传千古。现在,面对扑面而来的现代农业技术浪潮,这里的群众学会了在耕作多年的土地上做新文章,其中,蓬勃发展的葡萄产业,成为户县农业中的一朵奇葩。政府鼓励,协会组织,技术支持,搭建平台,户县的葡萄产业一路精彩。

    葡萄产业渐入佳境

  经过几年的发展,葡萄正成为户县的优势特色产业,这里的作务技术和种植规模在我省一直居于领先地位。据统计,全县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1000亩,葡萄总产量1000万公斤,平均亩产1200~1500公斤,最高达到5000公斤,年产值至少4000万元。良好的经济效益帮助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的梦想,品出了“一村一品”的好滋味。

  通过多年的精心筛选,户县确定了当地适宜栽种的“户太8号”、红提、红贵族、新华一号等品种,基本上形成了西部以早熟品种为主、东部以中晚熟品种为主的较为合理的品种结构,葡萄的种植面积、产量、质量逐年得到提升。

  目前,户县葡萄种植与加工显现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仅以“户太”葡萄为例,平均亩产1500公斤,亩均产值0.6万元,净利润0.4万元,较粮食生产高出4倍以上,较其他果蔬高出1至3倍。而户太8号葡萄,粒大、穗大、色泽好、含糖高、耐贮运,鲜食加工兼用,是外销的绝对优势品种。

  同时,户县葡萄生产加工技术日趋优化,配套栽培技术逐步完善成熟,葡萄多次结果和无核化生产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研究开发的“户太”葡萄汁、葡萄酒(干红、半干)和白兰地等系列产品市场反响较好,更令人鼓舞的是,冰葡萄酒生产试验取得了成功。据户县农业部门介绍,该县在葡萄的设施促早、延迟栽培技术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据了解,户县境内目前建成市级葡萄示范园1个,县级示范园6个,家庭式葡萄酒庄1个,葡萄种植公司3家,即:西安葡萄研究所、天菊实业公司、红贵族葡萄园;葡萄协会3个,即:户县葡萄行业协会、户县草堂葡萄合作社、山野葡萄协会。这些专业协会和龙头企业都已实现精品包装、品牌销售,“户太”葡萄系列加工品在市场上也是供不应求。

  听村主任算葡萄账

  在草堂镇寺北村,100多亩的葡萄园子分外惹眼,人们在葡萄架下忙碌着。村支书张建笑着说,全村53户人家,45户种植了葡萄,今年还打算再发展100亩。张健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片地以前种的是麦子,播种、施肥、喷药、收割,刨去成本,每亩收入也就三四百元,就算割完麦子种上玉米,每亩地一年的总收入不会超过七八百元。

  “现在好了,葡萄就是咱的‘富贵’果!”张建滔滔不绝地说着,不管多差,一亩地至少收入四五千元,那些管理到位且销售较好的,每亩可以收入七千元以上。“村里今年打算再发展100亩葡萄园。”

  当然,初开始村民们的认识不尽相同。2001年年底,村里双委会多次召开群众会议,针对本地沙质土壤的实际情况,决定因地制宜,与西安葡萄研究所挂钩,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栽植良种葡萄100亩。

  什么时候上肥?什么时候喷药?怎么驱赶馋嘴的麻雀?这些问题都不用农民操心,葡萄协会和葡萄研究所按照葡萄生长的不同季节,免费为农民指导栽培技术,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看,葡萄改变的村庄

  走进刘家庄,家家都是砖混结构的楼房,水泥硬化的村里道路宽阔平坦,街心花园里各种健身器材完备。村支书张玉民告诉记者,村里的经济除了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沙石资源外,日益红火的葡萄产业帮了不少忙。

  全村290亩耕地,仅葡萄就种了280亩,这体现了村民对葡萄产业的信心,也体现了村干部带领村民致富的决心。钻进葡萄林子,张玉民边走边说,村里的葡萄品种较为繁杂,但产量特别高,亩产可以达到2500多公斤,到了葡萄成熟的季节,前来收购葡萄的商贩在村里一住就是两个星期。

  村民们说,葡萄成熟的时候,还有城里人开着私家车上门购买,自己动手采摘,权当是休闲娱乐呢。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现在村里有4辆小汽车,摩托车也有40多辆,去年,还被确定为我市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张玉民说,接下来还要进一步健全营销组织,继续开辟销售市场,让村里的葡萄产业芝麻开花———节节高。

  锦旗送给研究所

  说起户县的葡萄,不得不说说西安市葡萄研究所,以及研究所的所长纪俭和他的“户太8号”。

  在多年的试验中,纪俭研究出“前促后控”的培育技术,改1年1次采摘为1年5次采摘,解决了葡萄坐果率不高这一难题,产量是国际平均产量的几倍,这一栽培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通过他的示范推广,“户太8号”葡萄在全国已经发展30余万亩,每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十几亿元,新增效益6亿元以上。

  当我们沿着环山路前往研究所,远远就望见大片大片的葡萄树,拿着大捆布条的妇女们正在树丛中忙碌着。纪所长的二女儿纪文燕告诉我们,现在的西安市葡萄研究所,已经发展成为专门从事葡萄新优品种培育研究、生产、营销的民营科研实体,拥有育苗试验、生产基地500多亩,还通过了陕西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

  附近村民赠送的锦旗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原来,纪俭抓住技术培训和指导这个关键环节,组织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帮广大农民把栽培管理技术真正学到手,每年上门参观的群众就有上万人次,并且培训农民1500多人次,深受各地种植户好评。

  多管齐下更上层楼

  户县葡萄产业的大发展,同样得益于政府多方面的扶持,据介绍,户县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制定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各大公司、协会、个体大户到户县投资开发,共同建设葡萄产业带建设;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以项目带动产业带的发展;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加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在农村广泛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不断加大技术引进及推广力度。

  但户县农业局认为,葡萄产业目前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资金不足,技术服务体系仍不健全,平原区葡萄种植分散、规模小、质量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等。对此,户县有这样的设想:建立葡萄良种繁育基地和高科技示范园区,建立葡萄无公害生产基地,规范葡萄生产技术,出台规范化操作技术规程,严格产品标准,扶持龙头企业,健全果品产业化体系,实现更大繁荣。

  突出特色创品牌

  县农业局的同志介绍说,“一村一品”已成为户县农业及农村经济的特色现象,形成了产业类别齐全、参与户数众多、带动效益显著的可喜局面,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甚至对整个农村经济繁荣和县域社会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目前,户县的“一村一品”已形成30多个小产业,包括各种规格种类的产品500多个,树立了“三秦香”挂面、“大口”黄酒、“福春”香醋、“户太”葡萄酒、“画乡农”鸡蛋、“同兴”西瓜等一大批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经济效益明显,可实现年总产值7.6亿元,占全县工农业年总产值的12.5%左右,年上缴利税100多万元;各类专业村124个,参与农民约3.5万人,人均纯收入可达3800多元。

  新修建的一处处养殖示范点引人注目;新开垦的一块块种植示范区郁郁葱葱……户县的“一村一品”搞得有声有色,最关键的是,产业发展了,收入提高了,农民舒心了。“我们这儿的农民种菜栽果也能搞出名堂来……”如今,户县的农民可以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这样“炫耀”。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户县“一村一品”的发展将会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