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中国所发射的印尼通信卫星成功变轨 专家解释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变轨印尼通信卫星 2009-09-03 15:39:11
8月31日22点左右,地面测控网已经捕获“帕拉帕-D”商业通信卫星。卫星已于9月1日进行了近地点变轨。

  8月31日17点28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印度尼西亚“帕拉帕-D”商业通信卫星发射升空。

  火箭点火起飞正常,一、二级飞行正常,三级发动机一次点火工作正常;三级发动机二次点火后,其中一台氢氧发动机推力偏低,卫星远地点低于预定值。据悉,8月31日22点左右,地面测控网已经捕获“帕拉帕-D”商业通信卫星。卫星已于9月1日进行了近地点变轨,变轨成功,卫星状态正常。

  “帕拉帕-D”商业卫星是印度尼西亚卫星通信公司拥有的新一代通信卫星。该卫星投入使用后,将使印度尼西亚卫星通信公司能够为其客户提供各种通信服务,以满足用户对卫星通信和广播传输服务的要求。

  该卫星将替代预计于2010年在轨寿命到期的“帕拉帕-C2”卫星,成为未来两三年之内印度尼西亚卫星通信公司唯一一颗在轨卫星。

  卫星采用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Spacebus 4000 B3卫星平台,设计寿命15年,装载了24路标准C波段、11路扩展C波段和5路Ku波段转发器。卫星质量4078千克,功率8600瓦,将定点于东经113度赤道上空,覆盖印度尼西亚、东盟国家及亚洲广大地区。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是长征系列火箭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负责人介绍,此次发射是中国火箭与欧洲制造通信卫星的第5次组合,多年来双方诚信互利,实现了合作共赢。

  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18次发射。



[page]

  “帕拉帕―D”是印度尼西亚卫星通信公司向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订购的重型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后将为印度尼西亚、东盟各国及亚洲其他地区提供卫星通信和广播传输等服务。

  科技日报9月2日报道 北京时间8月31日17时2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印度尼西亚“帕拉帕-D”(PALAPA-D)通信卫星。火箭一、二级飞行正常,三级二次点火后出现异常情况,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有关专家正在分析具体原因。

  当天晚上23时,该卫星制造商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表示,卫星已捕获,状态正常,可以实施卫星变轨。就相关问题,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航天专家。

  速度不够致卫星未被送入预定轨道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包为民表示,从目前了解的情况判断,火箭因故没有达到预定速度,因此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具体原因还有待调查。但以当前技术来看,卫星应该可以救回来,这部分工作可能由法方来做。

  “长征三号乙”是三级液体火箭,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最高可达5.1吨。由于火箭的第三级采用了先进的低温推进技术,拥有灵活的控制系统,因此具备了对有效载荷进行大姿态调姿的能力,还可执行一箭多星任务。

  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18次发射,自1996年以来,其已创造连续75次发射成功的记录。

  “长征三号乙”此次技术状态变化共有30余项,其中首飞或首次使用的技术状态达19项。

  有媒体报道,此次火箭故障应该出在典型飞行时序的第10个步骤——“三子级发动机二次点火”中。卫星与三子级分离是通过分离弹簧的分离力来实现的。当火箭控制系统发出星箭分离指令,联接卫星和有效载荷支架的包带上的无污染爆炸螺栓起爆解锁,解锁后的包带被安装在有效载荷支架上的拉簧拉回,卫星被分离弹簧推离火箭。

  2009年8月31日北京时间8月31日17时28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印度尼西亚“帕拉帕-D”(PALAPA-D)通信卫星,火箭一、二级飞行正常,三级二次点火后出现异常情况,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白新华/CFP

  变轨与任务本身相关

  卫星未被送入预定轨道,是否会影响任务实施,是否会对使用寿命产生影响?中科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卫星研究人员陈宏宇告诉记者,这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现在所处的轨道离预定轨道有多远;二是取决于任务本身。

  陈宏宇就此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如果两地之间距离远,可能需要坐车;如果距离近,可以选择走路。而这当中花费的精力、成本是不一样的。

   他介绍,根据相关资料,“帕拉帕-D”卫星应该是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一般来说,此类卫星本身会携带不少的推进剂,用于从转移轨道到同步轨道的调整(其能力可以将轨道近地点从200km抬高到35786km),以及它在15年的任务期间内修正、维持轨道定点位置。

  因此,该卫星通过自身的变轨控制,还是很有可能到达预定位置。

[page]

 

  从韩国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未能进入目标轨道导致卫星烧毁,到“帕拉帕-D”通信卫星未按预定轨道入轨,最近空间事故不断发生。

  2009年8月31日北京时间8月31日17时28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印度尼西亚“帕拉帕-D”(PALAPA-D)通信卫星,火箭一、二级飞行正常,三级二次点火后出现异常情况,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陈宏宇认为,这主要因为航天工程是一项高风险的尖端复杂工程,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风险,而且随着火箭、卫星等航天器越来越先进,系统和任务的复杂性也增加了故障的风险。

  近年来世界上频繁的空间事故,也说明人类目前对空间航天工程的认知能力还有限,尚需深入认识研究这个领域,包括自身。

  他一再强调,航天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此次卫星制造商是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也不排除是星箭在耦合方面或空间环境辐射影响导致的问题。“当然,从总体上来讲,与火箭推力相比,卫星自身的变轨能力要小得多。”陈宏宇表示,如果需要执行的变轨任务复杂,必然会影响卫星在轨定点使用寿命。

  
[page]

  2009年8月31日北京时间8月31日17时28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印度尼西亚“帕拉帕-D”(PALAPA-D)通信卫星,火箭一、二级飞行正常,三级二次点火后出现异常情况,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2009年8月31日北京时间8月31日17时28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印度尼西亚“帕拉帕-D”(PALAPA-D)通信卫星,火箭一、二级飞行正常,三级二次点火后出现异常情况,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page]

  2009年8月31日北京时间8月31日17时28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印度尼西亚“帕拉帕-D”(PALAPA-D)通信卫星,火箭一、二级飞行正常,三级二次点火后出现异常情况,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2009年8月31日北京时间8月31日17时28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印度尼西亚“帕拉帕-D”(PALAPA-D)通信卫星,火箭一、二级飞行正常,三级二次点火后出现异常情况,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火箭残骸坠落在贵州、湖南一带

[page]

火箭残骸坠落在贵州、湖南一带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