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 正文

TCCI研究员郁金泰团队揭示了北方汉族人群中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布及潜在危险因素

2022-08-29 16:02:39    来源:壹点网

近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CCI)研究员郁金泰团队在《ANNALS of Neurology》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pplication of the Amyloid/Tau/Neurodegeneration Framework in Cognitively Intact Adults: The CABLE Study”的研究。该研究旨在揭示阿尔茨海默病疾病谱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和潜在危险因素。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临床上一般以患者的认知表现(如记忆障碍、失语等),以及其他检测(如脑成像、脑脊液检查等)作为诊断标准,但结果可能出现假阳性。2018年,一个将三种AD生物标志物——淀粉样蛋白、tau蛋白和神经变性结合起来的新框架(统称AT[N]框架),成为AD诊断标准。

AT[N]框架认为,AD是一个疾病连续谱,其定义应基于淀粉样蛋白相关的病理改变且独立于临床改变。基于此,探索中国人群中AD疾病谱的分布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变得十分必要,郁金泰教授团队由此展开了这项研究工作。

该研究共纳入1005名认知正常受试(平均年龄为61岁;40%为女性;15.32%是APOE-ε4携带者)。所有受试均接受了详细的临床、神经心理、社会心理、精神病学评估。同时,所有受试均接受了脑脊液采集和检测,评估Aβ42、p-tau和t-tau指标,并根据界值将其划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种状态。此外,为了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研究评估了12项可控的危险因素,包括6项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贫血和甲状腺疾病),4项生活习惯因素(吸烟、酗酒、社交隔离、缺乏体育锻炼),以及2项精神症状(焦虑、抑郁)。

结果发现,339名受试有异常的淀粉样蛋白病理改变(即A+,33.7%),211名受试有异常的p-tau(即T+,21.0%),157名受试有异常的t-tau(即N+,15.6%)。根据标记物状态分为了AD疾病谱组,SNAP组(非AD病理),以及对照组(A-T-N-)三组。

在主观认知表现方面,与非SCD组相比,SCD组具有更高的生物标记物阳性比例。在客观认知表现方面,AD疾病谱组和SNAP组的认知评分都比参照组差。对不同认知域的进一步分析发现,AD疾病谱组的客观认知损害主要体现在延迟回忆功能,而SNAP组体现在执行功能。

对于不可控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SNAP组和AD疾病谱组的年龄更大。AD疾病谱组的女性和APOEε4携带者比例高于SNAP组和参照组。而对于可控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社交隔离和抑郁症状被认为是AD疾病谱的潜在危险因素。

总之,本研究发现,大约三分之一的人(33.7%)有AD病理改变。四种可控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社交隔离和轻微的抑郁症状是AD临床前期阶段潜在的危险因素。并且,AD疾病谱患病率的升高趋势与更多的危险因素相关。每增加一个可控的危险因素,患病风险增加约2倍。本研究揭示了AD疾病谱在中国北方认知正常的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和潜在危险因素,填补了关于亚洲人群AT[N]框架表现的空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上一篇:聚合核销功能上线,餐道助力餐饮商家抢占流量先机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话题

热点推荐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