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婺源朱子中学,草木葱茏,教学楼窗明几净,崭新的教育气象扑面而来,到处洋溢着一种向上、好学、和谐、文明的气氛。这里有一批敬业乐教的园丁默默耕耘,一批批的优秀学子从这里起航为理想而腾飞……
朱子中学成立于2014年9月,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学校硬件设备一流,教师年龄结构合理,但生源素质良莠不齐,几年运转后,新的矛盾逐渐呈现,人民对优质教育追求与难以提升的学校教育质量之间矛盾是横在学校面前的一道门槛。纵观全国的良好教育形势,学校不改革必然落后于时代,不好好改革就不能突出学校发展的内涵,朱子中学人秉承“拓荒者”的精神,立足学校的实际,不断研究教育教学实践,带着问题上路,直视问题,在“问题诊断”中,突破常规,力求找到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教研之路。
一年来,学校在充分总结基础上,严格落实“规定动作必须到位,自选动作还需创新”。教研是什么?顾名思义,浅表的回答就是:教学研究。教师们更多的关注点在“研究”两字上,既然是“研究”,那是教育学家或理论家的事情,似乎与一线教师们无关。思想的不重视严重制约着我们去筑梦前行,怎么办?我们在探索中……
规范集体备课,引擎实效课堂
从2019年开始,朱子中学在英语、数学两门学科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做实备课,规范流程;做实课堂,精讲多练;做实巩固,精选作业;做实测试,及时反馈;做实辅导,查漏补缺,从五个维度全面落实课堂教学改革。2019年3月5日,学校召开了数学、英语全体教师参加的集体备课首次布置会,会上公布了《朱子中学集体备课操作流程》,而后6个英语备课组长结合本组实际,撰写了备课组计划与分工,明白了各自的任务,规范了集体备课操作流程。每周下午教师们在规定的场所按照预先备课安排,有条不紊地开展着集体备课,有主备人与合作人,有课件与教案主评人,有会议内容记录人,看课件、写所得、聊想法、比不足、谋跟进、齐提高,每周教师们无怨无悔地书写着集体备课的教研故事。4月28日,学校又召开了集体备课推进会,会上提出主备人提前一周手写教案,印好后发给每位教师提前修改,教师修改后在《教学日记本》的“前期”一栏写上自己修改意见,之后在集体备课会议上发言讨论,主备人针对同组提出的合理性意见进行第二次备课。各任课教师也需针对本班学情作一修改,单元结束后,写出自己的反思。
2019--2020学年中考、会考成绩出来后,数学、英语学科总成绩进行了横向、纵向比较,发现数学、英语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其中数学成绩,有多名教师位于成绩评价册的前列,这更坚定了学校进行集体备课的信心。2020年9月开始,学校全面推行集体备课,各备课组有固定的集体备课日、备课场所,每次活动后,各备课组均要撰写教研简报,要推出集体备课案的优秀教学反思,力求教师们在教中研,在研中思,在思中变,提高课堂的实效。为学校集体备课有延续性,要求备课组每周均有一节完整且打磨好的集体备课案,储存在学校规定的云盘里,为下一届教师分享共用。本学期末各备课组上交了一本《集体备课教案》,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培养了组长们资料归档能力。
教师梯队建设,激励专业成长
2019年9月以来,32位刚从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到朱子中学工作,他们没有教育教学经验,正如他们自己说的:我们的不足之处是年轻,缺乏经验,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新教师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好就能助推学校的发展。在总结历年来新教师培养的做法的基础上,学校制定了《朱子中学新教师管理办法》,有具体的培训内容:1、阅读书目本地名师撰写《杏坛逐梦》。2、教育教学实践理论培训,邀请学校书乡名师或省级骨干教师作《优秀教师成长之路》讲座。3、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训,举行教师业务考试、粉笔字大赛、新教师汇报课比赛。也有各校都进行的青蓝师徒结对帮扶常规动作,但我们有一个创新点,优秀的教师可以带2名以上教师。
有培训就会有考核,学校分别从读后感比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考核、每学期各写一次培训讲座反思、教师业务能力考核、每月教育教学成长反思、中后期述职展示比赛、教育教学管理业绩等七个方面进行考核,作为评优的依据,评价不合格的教师列入下一期新教师的培训,半年来,新教师过关课、中期述职展示、青蓝工程中期检查、每月成长反思等等都在有条不紊地开展,新教师的培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为激励教师朝专业化之路发展,学校进行了首届朱子中学“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评选,给更多的年轻教师搭建一个成长平台。学校教研氛围浓厚,教师的专业成长意愿高,一年以来,我校23人评上县级骨干教师,15人成为县级教研团队核心成员,2人荣获省级骨干教师,2人荣获上饶市第一届名师。仅这个学期,我校有10人次参加了送教下乡活动,多人参加省、县级“疫情录课”活动,其中洪文明、吕恺聃老师在省级优课录制中分别荣获特等奖、一等奖,洪文明老师还参加了“名师赣鄱行”活动。学校有十位教师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有个人名师工作室,他们的工作室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教而不研而浅,研而不教而空。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路上,学校始终关注他们的教学业绩。从每次月考、期中、期末考的数据来看,他们的教学成绩始终位于全校的前列,专业引领有了更多的说服力。
专家“跨界”打磨,助推教师卓越
朱子中学组建了“跨界”磨课团队,成员来自于不同学科,力求做到“跳出学科看学科”,以不同的角度观察,团队成员们各显神通,有语言包装专家、课堂结构优化专家、课堂创新专家、形象设计及着装专家、视频及PPT制作指导专家,每次磨课,专家们敢于挑刺,每次专家组磨课都能达到让每位参赛教师在赛课中有所触动。以本学期李显梅老师参加全省名校联盟优质课比赛为例,李显梅老师初涉教坛两年,没有参加过任何的校级以上的比赛,经过政治组初选,险胜而出,经过层层地包装,她荣获省级优质课比赛的第二名,一路走来,第一次专家组磨课,她被“磨得”当场落泪了,“这次专家组对我的磨课是极不满意的,黄主任称这样的课堂不成体统,整体散乱...,上完这节课后,我是满脸挫败”,这是小李老师在获奖反思文章《集体力量育智慧,努力拼搏出成效》里留下的印记。每次磨课比赛后,每位教师均有赛后反思,“爱磨才会赢”、“冬日暖阳伴我行”、“舞出精彩”等触及他们灵魂的文章,给他们留下那段痛苦而又美丽的记忆。
本学期以来,仅教学课堂优质大赛这一项,朱子中学有1人获得省级一等奖,3人获得省级二等奖,4人获得市级一等奖,1人获得市级二等奖;在全县的教学大比武中,3人获得一等奖,1人获得二等奖。
为让学校教师、专家组成员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本学期的磨课活动来了一次“野外拉练”,也就是带着教学大比武教师、专家组成员去兄弟学校(许村中学与太白中学)进行异地“磨课”,互派教师参加教研,把教研延伸到他校进行等等,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收获,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在兄弟同行的路上,太白中学在本学年的教学大比武中也收获了辉煌,2名教师荣获一等奖,2名教师荣获二等奖。
书香校园助推,提升教师内涵
“一群不读书的人在教人读书”这话说的有点过,但也反映了一个事实,一些教师读书的习惯在日常的繁琐工作中慢慢地消磨了。朱子中学是以南宋教育家朱熹命名的学校,书香飘动校园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腹有诗书气自华,职业倦怠人皆有之,只有教师与书本同行,与宁静为伴,让岁月静好。在墨香中汲取精神食粮,在一次次阅读中,充实自己,优秀自我,这是我们所追求的。
本学期教师必读的书目是《杏坛筑梦》,这是我们家乡成长起来的名师,有浓厚的草根烙印,会很快的引起教师们的共鸣。新教师每月的读后感,中期阅读分享,每周打卡分享,助力他们愉快前行。
期中考试后,以学校层面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每学期以备课组为单元,实施各读与共读一本书,即每位教师读两本书,一本是自选,另一本是学校为教师代购,加强日常阅读监管,通过举办读书分享会,读后感比赛,激励教师去阅读,养成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相当多的教师利用课堂向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也有教师加入了全国的叙事者米粒阅读成长群,在墨香中汲取知识的养料,走向自己,超越自己。本学期我校教师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23篇,县市级刊物上发表文章5篇。半年来,在省级的《中考新攻略》丛书编写中,我校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丛书中担任主编,全校有48位教师参与了编书活动。
一叶荣华春秋意,年月回首却思量。勤为容衰亦心满,奋作平凡千橼梁。但惜冷暖话床言,求山临水对天苍。进取点点星铺路,步覆稳踏自茫茫。实效教研之路向前延伸着,我们追逐的心也在跳跃着,朱子中学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之志,秉承朱子之韵,打造儒雅校园,不断谱写新华章。(婺源朱子中学校长查永清 央视总台首席吴观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