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 > > 正文

种粮大户“话丰收”:来自田头的“苦”与“乐”

2023-09-26 18:36:54    来源:四川科技网

“能不能作为种粮大户接受采访?”


(相关资料图)

“我那点踏踏(地方)就算了哟!”

“有没有空接受一下采访嘛?”

“下田,很忙。”

“是否愿意忙里抽空?”

“我现在抽不开身啊!”

农民一年的收益取决于秋收秋种的关键时节。为了不影响农忙,记者准备问路前往农田采访。

9月的眉山市洪雅县洪川镇祝河坎村,凉风中飘散着阵阵稻香。记者骑着小电瓶来到村党支部问路,村干部直指前方:“沿路走完工厂的墙,有棵黄葛树,树下你给王泽兵打电话问路吧。”

树下,记者拨通电话:“王哥,我在黄葛树下,您在哪个地方?”

“你往前再走走,我就在田里”,刚收完稻谷,又抢抓农时种川芎……时值秋收秋种关键期,随着洪雅县进入大规模机收阶段,种粮大户王泽兵也迎来最忙碌的时候。

从“外乡人”到如今流转、托管耕地100多亩的“种粮大户”,王泽兵谈起了种粮的“苦”与“乐”,从他的叙述中,我们了解了一个小村庄的“农业之变”。

王泽兵的“种粮大户”之路从“毛遂自荐”起步。2022年3月,他找到祝河坎村支部书记,希望流转土地,签订合同承包土地种粮。刚开始,流转了50多户农民的100多亩耕地。管理瓷砖厂出身的他没种过这么多地,创业举步艰难。“资金筹集、租地以及购买农用设备,都是实打实的现金流,还有药材和粮食作物轮种对水源要求高,沟渠污水清理要及时,关键时还得靠自己。”他紧绷着脸、微皱眉头,最重要的是“自己主动联系村上过来的,带动大家致富是根本呀”。

王泽兵在摸爬滚打中逐渐掌握了规模经营的诀窍。村里的妇女、老人等闲散劳动力也找上门,给他插秧、播种,带动了一批村民就近就业。“王老板,提一桶川芎过来”,田里忙着播种的大妈们提着桶朝他喊道,王泽兵提着桶往20米远的三轮车走去,来来回回地忙碌。

更令王泽兵欣喜的是,近年来,县农业农村局派出农业科技人员指导科学种田。“农业科技员进行田间技术指导,从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控、水肥管理等方面诊断、解决生产环节出现的问题。 ”对于“科技增粮”,这位种粮大户深谙其道。

站在丰收的田头,王泽兵给记者算了笔账:“我们跟邻县企业合作,实行订单生产。今年丰收,一亩能打1400斤稻谷,一斤价格1.25元,一亩收入1750元,今年除去每亩成本,再扣除地租,还能获得不少收益。”

而对稻药轮作,王泽兵认为有“钱”图。在他看来,川芎价格向好,按当前行情每公斤价格30元,光祝河坎村就能获得30多万元收益,加上今年在洪雅县中保镇承包的400亩,都实行订单生产,对收购企业来说,有了统一的生产基地,可确保原粮品质并能稳定供应;对种粮大户来说,不仅有了稳定的粮食销路,而且增加了种粮效益。

他唯一的担忧是,农业经营的成本还较高。“如果村上的工作人员加强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到‘三农’利好政策,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扎根农村。”王泽兵满怀期待地说:“现在年收益(含药材)近百万了,我想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把承包面积翻个倍,吸纳劳动力就近就业,带动大家创造更多的财富。”  

关键词:

上一篇:坪河九义校举行教师演讲比赛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话题

热点推荐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