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 正文

树根互联更新IPO进程,以高成长性稳固持续经营能力

2022-12-28 18:31:13    来源:大京网

“拟上市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成为科创板发行条件审核重点关注问题。12月26日,上交所披露了《关于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第一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2022年半年报财务数据更新版。此次更新的问询函中,上交所用“未来市场空间”等问题询问树根互联持续经营能力。

据了解,科创企业定位在于创新,核心在于关键技术,具有研发成本高,高度成长性的属性。多数科创企业选择战略性亏损,如国外的特斯拉、亚马逊,申请上市为了能从资本市场获得融资支持,进而突破发展中资金瓶颈的制约。科创板发行条件审核中舍去盈利指标,关注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未来指标,而非持续盈利能力过去指标。


(相关资料图)

此次问询回复更新文件中,树根互联分别从工程机械客户的潜在合作空间、非工程机械客户的稳定性与可持续空间、新客户的业务获取能力与发展空间三方面给出了充分的回复。

持续服务工程机械客户的业务空间广阔

在工程机械客户的潜在合作空间上,树根互联从客户需求潜在空间两个维度做了详细说明。

在客户需求上,树根互联以“三一集团大客户23家产业园,涵盖100余家工厂。目前已完成灯塔工厂建设并达产的工厂仅14家;三一各类设备产品智能化投入在加大;除工程机械外,风电装备、石油智能装备、能源电池、重型卡车等业务也面临转型需求;海外工厂和业务需要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投入”等原因,表示大客户三一集团正处在数字化转型的发展阶段,数字化转型成果显著,且客户进一步坚定了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战略,预计未来数字化转型投入将持续加大,发行人未来业务空间广阔。

在潜在空间上,树根互联通过测算报告期内各产品形态占三一采购的平均占比,预测发行人与三一客户未来按照产品形态的潜在市场空间,表示未来五年年均有4.8亿以上的业务合作量,潜在市场空间将逐年增大。

非工程机械客户的业务空间具备高成长性

在非工程机械客户的稳定性和可持续空间上,树根互联从经验优势的复用性、非三一客户业务量的增长趋势上进行了补充说明。

在经验优势上,树根互联表示自身在工艺覆盖度全、应用场景极为复杂离散制造行业细分的工程机械领域掌握的核心能力与积累的丰富经验优势,使其具备了向装备制造等其他离散制造场景等多应用领域深耕与发展的能力。在非三一客户业务量的增长趋势上,树根互联表示在非工程机械应用领域的客户数量分别为161家、292家、595家、400家,实现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951.19万元、8,680.21万元、21,272.66万元、3551.13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6.42%、32.49%、43.21%、23.46%。报告期内,树根互联针对非工程机械领域的业务开拓成果显著,客户数量和收入贡献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尤其是在其他机械设备、钢铁、汽车及配件等重点领域,树根互联占据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单一领域的年销售规模已达到千万级。

具备独立面向市场获取新客户优势

在新客户的业务获取能力与发展空间上,树根互联从主要竞争对手优劣势、在研项目的跨行业通用能力进行了补充说明。

在主要竞争对手优劣势上,树根互联以“四类工业互联网企业业务侧重对比;工业背景的平台企业的客户对比;重点领域竞争者营收市占率”等依据,表示自身在工程机械领域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非工程机械应用领域整体上尚处于数字化早期阶段,工业互联网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包括发行人在内的所有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均将从中受益。与此同时,树根互联基于根云平台打造的跨行业跨领域能力在行业内具有较大优势,为主营业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在研项目的跨行业通用能力方面,树根互联表示公司在研项目“除工程机械远程监控管理平台项目是针对工程机械的生产方、销售方及使用方提供的端到端的设备管理监控平台,其他在研项目所研发的平台或管理系统均是行业通用的平台或管理系统。”招股书显示,树根互联有18项领先技术,其中13项为通用技术,行业复用性强,拓展成本低。

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关于全国两化融合工作进展及成效的统计,2021年四季度全国智能制造就绪率仅为11.3%。中国工业企业智能制造就绪率偏低、各细分行业信息化和工业化程度参差不齐,导致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的工业互联网需求阶段存在差异。大型企业在各项指标中基本优于中小企业,表现出在提升研发、生产和经营管理效率的工业数字化转型上更为强烈的需求。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兴行业,行业内各企业均处于市场及业务的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树根互联的发展战略即通过服务典型客户起到行业示范作用以进一步向市场推广公司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及解决方案,符合中国工业企业的就绪率背景和现实业务需求。

工业互联网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的充要条件还未出现,行业发展的准确道路也没有标准答案。市场参与者在现有业务布局上扎实走好每一次,做好每一次交付,积累每一步经验,稳定把握客户进化空间,才能筑牢公司未来发展的持续性。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董萍萍 )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热点话题

热点推荐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