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 正文

虚拟穿戴可能侵犯到用户隐私 企业应尽到全流程隐私保护责任

2022-05-09 10:36:37    来源:南方新闻网

服装穿着是人们的基本需求,疫情暴发后,实体店铺营业受限、网购店铺又难以一眼相中,“穿衣自由”遭遇阻碍。在此背景下,“虚拟穿戴”技术迎来了“第二春”,再次赢得各大品牌辅助销售的青睐。

“虚拟穿戴”的本质是AR技术的使用,能够提供一种兼具包容性、沉浸式和个性化的数字体验,一定程度上复制实体购物,让消费者不亲身试穿也能实现“量身定制”。“虚拟穿戴”的技术优势十分明显,首先能够省时,在数据信息完善的情况下,动动手指头就能实现极速换衣、随心搭配,极大节省了顾客选购时间;其次能够省力,省去了穿脱环节,同时自带美颜和瘦身功能,更精准匹配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再者能够省心,虚拟技术提高顾客实穿效果模拟度,能够有效提高成交率,避免出现“买家秀”与“卖家秀”的落差,让顾客购物更省心。

“虚拟穿戴”技术不仅带来了全新的购物模式,还创新了“无接触”安防、“虚拟社交”等新功能,在疫情背景下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潜力,但潜力背后也潜藏着风险。实际上,国内外关于虚拟穿戴的争议由来已久,其与个人信息保护仿佛存在天然的冲突。近日LV品牌就因涉嫌在其网站上的虚拟试穿工具中收集消费者的生物识别数据而受到了诉讼指控,给“虚拟穿戴”敲响了警钟。

“虚拟穿戴”获取顾客发型、脸型、妆容、身高、体重等个人数据,以3D建模的方式建立虚拟的顾客身体模型,这一过程很有可能侵犯到用户隐私。因此在技术使用过程中应最大化规避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让虚拟穿戴数字技术在保护个人信息、服务美好生活中发挥最佳正向作用。

一方面,企业应尽到全流程隐私保护的责任,在收集用户数据前,要给出明确、清晰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收集、利用提示,并获取用户的单独、明示同意。在数据使用过程中,企业应严格遵循最小必要和目的限定原则,未经用户单独明确同意,不得另做他用或肆意传播。同时尽可能实现“用后即焚”,擦除用户的使用痕迹。另一方面,顾客也要提高警醒,非必要不同意、使用后即清除,最大限度保护好个人隐私。(宛林)

关键词: 虚拟穿戴 用后即焚 生物识别数据 虚拟社交

上一篇:国家首次胰岛素集采在江西省落地 11家企业16个通用名品种中选
下一篇:新核云入选国家级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库

热点话题

热点推荐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