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 正文

结核菌“跑”到肾脏致66岁阿姨左肾几乎“报废”

2025-11-18 20:30:16    来源:紫牛新闻

泌尿系统感染反反复复,不少人以为只是小毛病,但有时隐藏的危机却比想象中严重得多。近日,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王荣接诊了一位因肾结核导致一侧肾功能完全丧失的患者,历经4小时手术,患者目前恢复良好,正继续接受规范的抗结核治疗。王荣提醒:“反复的尿路感染若不及时查明原因,严重者可能导致肾脏永久性损伤。”

反复感染暗藏“隐形杀手”

66岁的张女士(化名)近几年总是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伴随间断性发热。两个月前,她因“左肾输尿管结石伴感染”在外院就诊,被进一步确诊为肾结核,并开始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


(资料图)

患者CT影像。通讯员供图

然而,近期张女士再次感到腰部剧烈疼痛、尿频加重。经江都人民医院进一步检查发现,她的左肾功能几乎完全丧失,肾结核病情有进一步恶化趋势。保守药物治疗已无法控制感染扩散,必须考虑手术切除。

腹腔镜下4小时清除病灶

入院后,王荣团队对患者进行了全面评估。影像学显示:左肾血流灌注严重不足,滤过功能近乎消失。“结核菌对肾脏的破坏是不可逆的。若继续拖延,感染可能波及其他器官。”王荣解释。经过多学科充分讨论与术前精细评估,团队最终决定为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左肾及部分输尿管切除术。

手术过程远比预期复杂——患者左肾因长期结核感染明显肿大,周围组织严重粘连,肾门区及腹主动脉周围的正常解剖结构几乎被破坏。 “可以说,这是在一片‘疤痕森林’中精准地寻找通路。”王荣形容道。

手术团队在腹腔镜的放大视野下,逐层分离粘连组织,仔细辨认关键血管与输尿管走向,避免损伤重要结构。历经近4个小时的高难度操作,病变肾脏被成功完整切除,手术顺利完成。

得益于微创技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第五天顺利出院,并继续接受规范的抗结核治疗。

肾结核常常“伪装”成尿路感染

肾结核是泌尿系统结核中最常见的类型。其病原体为结核分枝杆菌,通常来源于肺部结核。“结核菌通过血液传播到全身,因肾脏血流丰富,极易在此‘安家落户’。”王荣介绍。

早期肾结核的症状往往与普通尿路感染相似,如尿频、尿急、尿痛等,因此极易被忽视。当病情发展至中晚期时,患者可能出现腰痛、低热、乏力、血尿等表现,此时肾脏往往已经遭受不可逆损伤。

王荣提醒广大市民朋友,若出现反复尿频、尿急、尿痛或血尿,应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结核菌相关检查,一次详细的检查,可能就是守护肾脏的关键一步。在药物治疗无效或肾脏严重受损时,手术治疗可有效清除感染源。平日应注意增强体质、均衡饮食、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减少感染风险。

通讯员 马兆敏 于备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成沫

校对 陶善工

关键词: 最新资讯

上一篇:热议:一图了然|朋友圈没人点赞,男子确诊抑郁症?高敏感人群如何停止内耗?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话题

热点推荐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