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本土原创学说走向世界的领跑者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领跑者走向世界学说 2018-05-30 14:06:21
专家简介刘思峰,1955年生于河南省平舆县, 1998年华中理工大学系统工程专业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席学科带头人
专家简介

刘思峰,1955年生于河南省平舆县, 1998年华中理工大学系统工程专业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席学科带头人、灰色系统研究所所长。是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和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苏省科技思想库和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教材首席专家。1994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破格晋升教授。2001-2012年任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 2013年入选欧盟第7研究框架玛丽·居里国际人才引进计划Fellow (Senior)。2014-2016年任英国De Montfort大学特聘研究教授。2017年评为欧盟玛丽•居里学者“最有为科学家”。

编者按:“灰色系统理论”是将控制论的观点和方法应用于不确定性系统的产物。1981年,中国控制论专家邓聚龙教授首次提出灰色系统的概念,后来又陆续发表了许多关于灰色系统的论文和专著,建立了灰色系统理论,自1982年以来,灰色系统理论在农业、工业、地质、水文、气象等领域,得到成功地应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思峰教授长期致力于“灰色系统理论”研究,不仅将这个本土原创学说推向世界,而且在科研和教学两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与灰色系统理论结下不解之缘

灰色系统理论是我国华中理工大学邓聚龙教授在1982年创立的一门新学说。灰色系统理论以其独到的学术思想和适用有效的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分析、评价、预测、决策方法和模型技术吸引了一批中青年学者。当时,刘思峰作为一名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正苦于找不到研究方向,加入灰色系统研究队伍适逢其会。正像他在邓先生追悼会上深情致辞时所说:“我读的第一本灰色系统书是其邓老师编写的蓝皮讲义。书中闪耀着思想的火花,为一个正处在学术迷茫期的求索者树起了一座灯塔。这本书让我震撼,犹如发现了一处极具开采价值的富矿。这本书成为照耀我人生旅程的心灵之光,使我从此与灰色系统理论结下不解之缘。”

二、推动本土原创学说走向国际学术舞台的领跑者

如果说一个新的学科领域是一块待开垦的处女地,刘思峰就是灰色系统领域一位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懈耕耘者。开疆拓土虽然充满艰辛,但却收获累累硕果;如果说人生是一条漫长的跑道,刘思峰就是一位一往直前的领跑者,是他带领“灰色系统”研究团队将中国本土原创的灰色系统理论推向国际学术舞台。

像任何一门新兴学科一样,灰色系统理论在创立之初得到学术界的积极关注和大力支持,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非议和质疑。在早期加入灰色系统理论研究队伍的学者中,一些人面对非议和质疑,由于担心自己的工作不被社会认可而中断了研究,但刘思峰对于自己认定的领域却有一股百折不回、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矢志不移地在“灰色系统”园地中辛勤耕耘。

灰色系统研究者大都秉持一个坚定的信念: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正是这样一群信念执着的人,只求耕耘,不问收获,把灰色系统的火种撒向全世界。刘思峰作为领跑者,也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波兰、西班牙、罗马尼亚、韩国、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许多学者以不同方式加入了他的研究团队。2002年,他荣获系统与控制世界组织奖,是我国学者首次获得该项奖励;2008年,刘思峰当选为系统与控制世界组织荣誉会士(Honorary Fellow),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学者。2013年,刘思峰教授入选欧盟第7研究框架玛丽•居里国际人才引进计划Fellow(Senior),是全球灰色系统学者入选该计划的第一人。2017年,在欧盟居里夫人计划学者奖评审中,刘思峰获“最有为科学家奖”(The shortlisted promising scientists in the MSCA 2017 Prizes),是欧盟居里夫人国际人才引进计划实施以来首位获奖的中国学者。


图1 欧盟玛丽•居里人才计划奖证书 图2 欧盟玛丽•居里学者“最有为科学家”展示版

三、以服务国防建设为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航空、航天、民航”特色十分鲜明的研究型大学。刘思峰坚定地认为,身处南航,所有学科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都要逐步与学校的“三航”特色相对接,借风使船,服务国防,服务民航,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刘思峰反复向灰色系统研究所的老师们强调这种思想,并身体力行,着力开拓“复杂装备研制管理”新领域。2012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南航设立了全国首个“复杂装备研制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他带领课题组师生深入国防企业,运用项目团队在贫信息分析方法与模型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解决了中国商飞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华润电力集团公司等企业技术、管理难题,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2016年,刘思峰主持完成的“贫信息背景下的******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获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四、一副钢筋护腰相伴30年

刘思峰年轻的时候,生活和工作条件很艰苦,由于种种原因,他在筒子楼里一住就是15年。加之夜以继日地工作,不到30岁就落下了腰肌劳损的毛病。有一次腰痛病发作,十分严重,躺在床上40多天生活不能自理。一副带有钢筋骨架的护腰,已伴他度过30多个寒暑。即便这样,阅读、写作坐的时间久了,腰部仍疼痛难忍,他只好把桌子垫高、站在书桌旁工作,有时干脆趴在床上或跪在床边坚持写作。后来,他专门买了一台轻便的理疗仪,每当感觉到有可能发病的征兆,就在晚上临睡前进行理疗,避免了一年几次卧床不起的尴尬。他那1000多万字沉甸甸的中英文论著,多半是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完成的。有人说,执著是一种勤勉的跋涉;是一种刚强的精神品质,一种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节操;执著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坚守;是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探索与追求;是忘情的耕耘和投入……没有执著,刘思峰就不会走到今天;也不会有今天的斐然成就。

担任院长之后,刘思峰更是在跟时间赛跑。在院长职位上,有些人选择不再继续学术研究,只做行政。刘思峰深感中国的大学和国外不一样,如果院长在学术上不被同行、同事认可的话,院长就可能很难做好。中国的大学对院长或校长的要求比较高,既要在学术上站得住,又要把学院或学校带起来。这就要把很多精力放到学院的发展上来,那自己的学术怎么办呢?“只有靠点点滴滴挤时间,没有别的窍门。”在刘思峰的日程表上,每天的工作时间都是上午、下午、晚上三个单元,加上双休日,一个星期就变成了两周。

五、学科建设,永恒的主题和生命线

刘思峰有近20个寒暑是在河南农业大学任教,正是因为在学科建设上的不懈追求,45岁时举家迁往南京。2000年8月底,刘思峰作为南航引进的第一位特聘教授来学校报到,9月26日,他作为首席学科带头人赶赴北京参加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答辩,为学校争取到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11月份,刘思峰担任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2001年4月,被任命为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他克服教学、科研任务繁重、腰肌劳损时常发作等重重困难,肩负起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任。在2001年到2012年的12年里,他呕心沥血,谋学院发展大计,筹学科建设良策。在工作中,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团结全院教职员工,负重奋进,积极开拓创新,通过加强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大力倡导和鼓励科研创新,努力在全院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培育一种团结、和谐、健康、奋进的发展环境。学院党委和院行政精诚合作,团结、带领全院教职工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学院学科建设和发展成就突出。老师们普遍认为,刘思峰的到来,使南航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面貌焕然一新,学院从此跨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的时代。

2012年刘思峰卸任院长一职,但他认为“学科建设是教师永恒的主题和生命线”。年过花甲的刘思峰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不断有新的科研项目获得资助,新的研究和教学成果获得奖励,新的学术论文在国内外发表。他满腔热情地关心青年教师成长,一遍又一遍地帮助新入职的青年教师修改项目申请书,学院共有三十多位中青年教师参加了刘思峰主持的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的研究。在他的指导下,一批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独立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了一批高水平论文,三十多人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一等奖,方志耕、党耀国、谢乃明等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和“青蓝工程”培养对象,袁潮清获英国Leverhulme Trust基金会Fellow项目资助,十多人被评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六、教书育人40载,桃李芬芳争奇斗艳

刘思峰老师从教40年,始终坚持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坚持为本科学生授课,坚持上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三基四步教学法”,即“重视和加强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教学,通过讲解问题背景、凝练科学问题,阐述课程基本思想,传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四个有机联系的步骤,高质量地达成教学目标”。该教学法已在多门课程教学中推广,在同行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对青年教师起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其授课也深受学生欢迎。

刘思峰老师上课不仅讲授专业知识,还讲授重要数学方法和模型的背景及经济思想。他认为,学生现在所学的许多概念、模型、方法在毕业之后可能记不住多少,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课程的思想、原理和方法,拓展视野,交给他们一把打开知识之门的金钥匙”。他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介绍课题组及国内外同行的最新研究成果,把学生引向学科前沿,实现前沿创新与课堂教学无缝对接。不少同学在学过相关课程后开始创新尝试,写出了具有较高水平的论文或研究报告。他不仅注重专业知识教学,同时还高度重视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满腔热情地关心学生的成长。他坚持为每一届学生开设以“读书、做人、做事,实现人生价值”为主题的成才教育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灰色系统研究所,每周三的晚上有一个博士生论坛。从2001年博士论坛开办的那一天起,不管自己的工作和其它学术活动有多忙,他都要尽量挤出时间来参加论坛,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在论坛上,大家畅所欲言,每个人的意见都会受到刘老师的重视,很多博士生通过论坛接触到了许多新的学术领域、了解到了许多新的学术问题、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数十位博士生、博士后通过论坛选定的课题分别得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创新基金、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及江苏省和国家博士后基金资助。一批毕业生迅速成长,成为知名高校和重要企事业单位的学术、技术和管理骨干。 其中40多人入选各类人才计划。

图3 刘思峰和部分出席国际会议的毕业生与邓聚龙教授合影

七、学如流水,心如止水

虽然科研成果丰硕、学术影响甚大,但刘思峰淡泊名利,从不为个人利害得失而斤斤计较。

新生入学之初,他就明确要求同学们逢年过节不要给老师送贺卡、打电话、发短信贺节,更是坚持不收任何礼物;甚至对于已毕业多年、事业有成的校友回校看望老师、表示心意,他也一样婉言谢绝。他刚任院长时,学院科研相对薄弱。为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学院出台了对省部级以上课题和高水平论文进行匹配资助和奖励的政策。开头几年,他看到拟资助清单中主要是他自己的项目,就多次主动提出放弃匹配资助和奖励,在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这样“迂腐”的做法确实让很多人难以理解,刘思峰只是一笑置之。在25周年院庆之际,他率先行动,带动全院教师和校友踊跃捐款,设立学院奖助学基金,成为校内首个设立奖助学基金的学院。

一位同学考取研究生后父亲不幸病故,曾经打算放弃学业。刘思峰老师多次给这位同学写信,鼓励他克服困难,完成学业。刘老师自己生活十分俭朴,但总是想方设法帮助生活困难的同学,据不完全统计,他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的资助已逾百万元。许多同学也把刘老师当成自己的贴心人,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跟老师讲。不少同学毕业许多年后还经常跟刘老师联系,跟老师说说自己的情况,向老师请教学习、工作、科研甚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刘思峰还特别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通过自我评估明确自身的优势,科学规划发展道路。他认为,学生时期最好对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树立志向,明确目标。他觉得老师应当尊重每位同学自己的选择,无论是从事学术性工作、到企业或政府机关从事具体的生产、管理工作,还是自己创办企业等等,只要符合自己的志趣,胜任愉快,都能为社会做出切实的贡献,实现人生价值。

刘思峰鼓励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做一个有情怀、有进取心的人。他说,有大志向,大追求者,加上百折不回的奋斗精神,自然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他反复强调不能把进取心与追逐个人名利、地位混为一谈。有情怀,自然就会进取心与平常心同在。简简单单一句话,平平淡淡总是真。他希望学校能以培养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为己任,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希望同学们能尽早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从教几十年,刘思峰老师倾注了满腔热情和赤诚爱心。他是一名园丁,为培养人才不懈耕耘;他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几十年严谨治学、执著求索,他的学识、风范和成就令人景仰;永远保持谦虚、朴实、宽厚的本色,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诠释着他所崇尚的“学如流水,心如止水”的为学境界,影响和感动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

(注:此文属于科教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